“楊鎮有二子,長子楊盤,次子楊動。楊盤習文,數年前病亡,楊鎮傷心過度,也是因為這個理由去職的。而楊動習武,不知何故,三年前被送到了山東路邊關,與辛羽成為至交。早年楊動在江寧,也是一個比較跋扈之人,圈子裏都稱其‘動少’。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他同齡人中少有敵手,再加上比較傲氣,也沒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
“那麼說,楊動是韓忠的外孫?那楊動為何與韓奎結怨呢?”
“韓奎是韓大帥的孫輩!”
宋錚吃了一驚,韓奎居然是韓忠的後人,“那為何韓奎與楊動關係這麼差?楊動還罵韓奎是叛徒!”
徐明軒道,“我也不太清楚,楊動從未提起過這事。大帥韓忠病歿於獄中後,家道肯定沒落了。幸得楊鎮庇護,一家人均安然無恙。實際上,韓奎也非韓忠的親孫子,而是韓忠兄長的孫子。韓忠隻有一女,也就是楊動的母親。韓忠有一個哥哥,早亡,留下一子韓林。韓忠便把侄子韓林當兒子養。後來,韓忠入獄,韓林急得吐血,也死了,留下了一個十歲的孩子,這便是韓奎!”
“那麼說,韓奎與楊動還是堂表兄弟?”
徐明軒點了點頭,“具體的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反正韓奎跑出了楊家,居然去了宰相府。楊鎮離職後,是宰相府的人安排韓奎去了武院。這韓奎的確是個人物,為人心機深沉,善於籠絡人心,再加上功夫很高,很多京畿道武舉,都聽韓奎的。原來的時候,楊動與韓奎關係極好,韓奎比楊動大一歲,江寧貴少們打個架,這哥兒倆都是一塊兒上。現在,卻弄得跟仇人似的。”
宋錚點了點頭,低頭沉思起來。他真沒想到,韓奎和楊動還有如此淵源。牽扯到種種家庭變故,也難怪楊動不願意提從前的事兒。若非徐明軒在江寧多年,也打聽不出這裏麵的道道兒。
對於徐明軒的話,宋錚還是相信的。當年金齊對峙,需要一個人假扮太宗,韓忠舍不得與太宗更像的韓林,丘陵挺身而出,結果被金兵捉去後閹割,又送了回來。丘陵成了丘太監,又因宮廷政變帶著長公主,也就是現在的茗兒,逃到宋家莊,丘陵也化身成高大夫。
當然,徐明軒說的這些,還有諸多疑問。按說逄檜和黃元度扳倒韓忠,沒有理由不把韓忠楊鎮弄倒,反讓其繼續擔任城衛軍統製達六年之久?再有就是,楊鎮收留韓奎,於韓奎有恩才是,那韓奎為何跑到宰相府去了?楊動為何又去了山東關?
這些問題是徐明軒不知道的,也許隻有楊動的老爺子楊鎮才能回答。
宋錚現在也明白了,楊動為何與曆城通判韋通相識了。韋通的父親韋不周,當年是江寧文院總教習,而楊動的哥哥楊盤習文,定與韋通相識。不過,韋通和楊盤好像有什麼糾葛,以至於楊動對韋通不太感冒。
宋錚沉思了一番後,暗道,江寧皇城司那邊,也許有更詳細的消息。牽扯到大帥韓忠,那便不是楊動的家庭私事了。
說起來也好笑,宋錚的爺爺宋湜,曾是韓忠的八大鐵衛中的棍衛。而宋錚現在竟然和韓忠的外孫成了好朋友,還遇到了韓忠的孫輩。再想到劉定平的爺爺,可能是錘衛,而身死宋家莊的高老頭,是爺爺早年至交,也是韓忠的貼身侍從。
這便是緣分啊,現在,宋錚對這個大帥韓忠突然充滿了興趣。
民間韓忠的故事流傳頗多,都是早年他如何保護太宗與敵爭戰的。說書人說得有鼻子有眼。這些道聽途說的話雖然不足信,但可以想見韓忠之忠烈美名。不過,韓忠最後竟然落了個死於獄中的結局,讓人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