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暗鷹秘辛(2 / 2)

“軍隊勢力龐大,除了邊關軍外,各路各州都有人數眾多的守備營。若是戰禍不斷,維持龐大的軍隊倒有情可緣,然大齊穩定後,根本不用供養這麼多軍士,以大齊的國力,也供養不起這麼多軍士。每年賦稅近乎一半都到了軍方那裏,所以,朝野均呼籲裁軍,這自然導致軍方的強烈反對。太宗十九年的那次政潮,便是由此而起。最後,太宗雖然壓下了這次朝爭,卻仍然對此束手無策。”

黃元度抬起頭來,目光望著跳動的燭火,仿佛這一團火光就有當年的畫麵。

黃嵩也是熟知曆史之輩。他知道,當年的政潮時,自己的父親是科探花郎,剛剛入值翰林院。父親帶頭上書,以激烈言辭,針砭時弊,並由此名聲大噪。然而,最後的結果是父親遭貶,被弄到了廣南東路西路一個窮縣當主簿。若非娶了黃嶽的母親,得了包家的支持,父親也難以兩年後重返江寧。自己的母親入門,便是父親重返江寧,出任江寧府少尹時的事。

“其實南人也好,北人也罷,都是大齊人,不應該有什麼差別。高宗即位後也意識到這一點,試圖消除這種弊端。他一方麵有意提拔北人官吏,另一方麵也試圖消減軍方勢力。奈何高宗威望,根本不能與太祖太宗相提並論,麵對韓忠等與先帝一齊打天下的重臣,高宗根本無法輕易下手。否則的話,一著不慎,便易引起強烈的軍方動蕩,乃至禍亂。我大齊外有強敵,軍方一亂,那便是動了根基,高宗也不得不謹慎從事。”

黃嵩不解地插話道,“前朝大宋太祖有‘杯酒釋兵權’,為何本朝太祖和太宗沒有效仿呢?”

黃元度搖搖頭道,“你沒有讀透曆史,趙匡胤固然得了兵權,卻也使得大宋積弱百餘年。大宋疆域更勝大齊,國力也極富,但有宋一朝,在與西夏和遼國的戰爭中,難有一勝。不得不靠向異族交納巨額歲幣,維持疆域安定。追根溯源,便是這杯酒釋兵權遺留下來的禍端。本朝太祖、太宗,何其雄才大略,怎會沒想到這一點。再說,當時雖然與大金西夏乃至蜀國劃定了疆域,但不時就有異族叩關的風聲傳出,怎敢輕易消減軍士,奪去重將兵權?那不是自斷臂膀嗎?”

黃嵩點了點頭,一副甘心受教的模樣。

看到黃嵩仍然跪著,黃元度擺了擺手,“你起來吧,坐在一邊好好聽著。下麵就給你說說皇城司和暗鷹的事兒。”

黃元度呷了一口茶,“高宗小心翼翼,試圖消減軍方勢力,努力了多年,雖有成效,卻不顯著。高宗不得不轉求他法,默許暗鷹的設立便是其中之一。你知道,太祖設立皇城司時,以內司,也就是禁軍在明,而外司在暗。皇城司也一直由皇室之人出任都統。然而,禁軍將領乃至外司要員,最初都是出身軍方,並形成了一貫的傳統。也惟有如此,皇室和軍方才能掌控監視天下官吏。在軍政矛盾激化後,皇城司外司,便變成了軍方對付官員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聖聽。逄檜出任都統後,情況更加嚴重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揣摩上意,並與江南諸大家商議後,需建立一套與皇城司外司並行的情報體係,取名暗鷹。我當時已是副相,江南諸大家均屬意我經辦此事,我便交給了盧俊青。利用江南大家族的財力支持,把暗鷹建立起來。”

“暗鷹的建立,自然招致軍方不滿。也正是因為逄檜、韓忠等人的反對,暗鷹遲遲不能成為皇城司外司那樣的正式組織,無法光明正大地獲得戶部撥款支持。”

黃嵩忍不住道,“既然逄檜和韓忠,都是軍方的人,為何……”

“你是說為何逄檜要將韓忠下獄,最終困死牢中吧?”

黃嵩點了點頭。

“逄檜此人,權力欲極強。軍中也有新派舊派之爭,逄檜不把韓忠弄倒,如何攫取更大的軍權?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今天我不會談這些。”黃元度擺了擺手。

黃嵩本來還想打聽父親與逄檜聯手,促使逄瑛登基之事,見狀也隻好閉口。當年的政變可是禁忌話題,裏麵有許多秘辛,連黃嵩也不甚明了。

黃元度接著道,“暗鷹創立至今十四年來,所需費用,一直靠大齊東南諸大家支持。那些支持我的地方官員,也暗地裏截留部分稅收,交與暗鷹。我又從戶部截留一部分,這才讓暗鷹維持下來。可惜,這種維持恐怕也難以為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