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人人如棋(2 / 2)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也是佛家經典,不過不是中原流行的經法。王爺知道,宮裏的那些家夥,沒讀過多少書,這大日經和菩提道,也隻是聽了個大概。至於經義什麼,也不太了解。另外,太後娘娘身邊頗有幾個心腹,咱們的人接近不到,更不好刻意打聽太多。就是這點消息,還是費了不少力氣才打聽到的。”

“滌非接近太後,總要弄出點新奇的東西出來。若是他像明空、悟玄一般,恐怕也不會得到黃嬌如此看重了。”

傅海遲疑了一下,輕聲道,“這滌非始終是個禍害,王爺為何不早日除之?憑著去年在大金的事兒,滌非恐怕很難跟王爺結盟。”

逄檜哂然一笑,“你是不懂的。我問你,我那侄子今年多大了?”

“聖上過了年就十五歲了。”

“是啊,15歲了,還有三年就能秉政了。”逄檜仿佛自言自語,忽又轉口問道,“董蘭成和那邊談得怎麼樣了?”

“那邊有意拿出戶部侍郎的職位,想讓暗鷹拿到明麵上來。吏部年前任命了三個考功郎中,有兩個是咱們的人。也算是先期表示一下誠意吧。”

“吏部八個考功郎中,隻有咱們兩個人。那位還是一貫如此謹慎!吏部侍郎的官職雖然不小,但與暗鷹相比,恐怕分量還是輕一些。”

傅海點了點頭。當初為了使都衛軍納入正統,相府那邊拿出了一個戶部侍郎和兩個路的安撫使。戶部是逄檜從來沒有伸進手去的部門,再加上兩個安撫使分別在江南路和荊湖南路,很是不錯,逄檜便同意了這筆交易。但暗鷹不同,掌管情報,幾欲皇城司等同,那邊都衛軍再怎麼發展,還是被城衛軍壓一頭,逄檜有足夠把握控製住都衛軍。暗鷹就不好說了,其結構之嚴密,不在皇城司之下,甚至在保密方麵,猶勝一籌。逄檜沒那麼容易就同意相府的要求。

“董侍郎也有變通之法,那就是必須把暗鷹納入皇城司範疇。初步打算是派一個人過去擔任金鷹。當然,最好的結果是把暗鷹按照皇城司的架構進行改造,統一指揮。”

“那位才不會答應呢。到時候,他讓出了吏部侍郎職位,又把暗鷹交出來,豈不是雞飛蛋打?”逄檜笑了笑,“你給董蘭成傳個話,我打算將皇城司變革一下。以後禁軍就獨立出來吧,不再是皇城司內司。以後的皇城司就分為左司和右司。左司就是現在的外司人馬,右司嘛,就是暗鷹的人。我名義上不再代管禁軍,恐怕他們要鬆一口氣吧。”

“那怎麼行?”傅海大驚,“畢竟目前禁軍還是在你的管製之下,以後萬一有事,也算師出有名。”

“現在的禁軍,已經被黃嬌牢牢地拿在手裏,雖然還有我們的人,卻也被黃嬌拿得死死的。與其這樣,不如放手。何況,這宋錚也算是咱們的一道奇兵,以這小子的能耐,想必不難和宮裏處好關係。”

傅海暗自琢磨了一番,不禁暗歎逄檜高明。逄檜是皇城司都統,名義上還是掌管禁軍的,實際上控製在手的,隻有外司。現在逄檜埋好宋錚這道暗棋,便讓出虛名,並以此作為插手暗鷹的條件。若是皇城司按照逄檜的意思整合,將大齊的情報機構都納入到逄檜麾下,那麼,暗鷹無論如何也不會像先前那樣完全獨立。

對於逄檜今後的走向,傅海心知肚明。若不想自立為帝,那也要有全身之策。這個全身之策,便是向政方滲透。相府那邊想培養自己的軍方勢力,王府又何嚐不想在政壇立足。畢竟,逄檜軍權太大,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忍的。軍權和政權相互滲透後,黃元度和逄檜便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結盟,仍然像先前一樣,兩人一齊控製住大齊朝政,卻不再那麼惹眼。

至於錢滿櫃和宋錚,那是防備萬一最後與皇帝刀兵相見的暗棋。再加上禁軍和宮中隱藏的勢力,逄檜最終翻盤也不是那麼難的。

想到這裏,傅海終於明白逄檜為何對滌非的事放任自流了。逄檜雖然不清楚滌非究竟會用怎樣的手段,但必定已經看清,這滌非不會甘心隻當一個講經說法的和尚。那樣的話,大齊朝廷內除了逄檜、黃元度和國公爺逄霆以外,會出現一個第四方勢力。

有了這個第四方勢力,逄檜和黃元度就有了更進一步合作的可能。小皇帝要想真正掌權,首先是從太後那裏把權先接過來。最近的消息表明,小皇帝似乎對參禪說佛那一套不再熱衷,甚至私下裏對小貴子發了兩次牢騷,說天下佛院太多,影響大齊賦稅。這一點倒與先帝有些相似。既然如此,想必皇權和後權以後要有一些紛爭。

原來的情勢是,逄檜掌軍,黃元度控政,而國公逄通及太後一方,是保皇派。若是這個保皇派內部有紛爭,那就再好不過了。

想到這裏,傅海不禁暗翹大拇指。雖然自己也長於權謀,但關乎朝政大局的事兒,自己總不及眼前的這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