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三十許,其貌不揚,卻頗負才略。在與宋錚一番相談後,竟對宋錚極歎服。宋錚是前世的大盜,對各種犯罪手段算得上十分精通,所謂的“反偵查”經驗也很豐富。雖然他沒學過刑名之學,但古今理一,很快就與劉茂聊到一塊兒去了。一路行來,兩人頗有相交莫逆之感。
說到都昌城,令宋錚極為驚訝的是,劉茂對這裏竟然十分了解。一問之下才知道,劉茂之妻周氏竟是都昌旺族。劉茂考中進士時,周家特意跑到江寧城榜下捉婿,捉到了劉茂。
談起這件事,難得開玩笑的劉茂,竟然笑稱,若是宋錚當初去看榜,定會被爭破頭顱。
大船沿水而行,很快就到了都昌城外的碼頭。劉茂忽然叫道,“小郎,你看這碼頭上,中間為何空了出來?”
宋錚早就見到了異狀。偌大的一個港口,中間的航道竟然被兩艘官船在兩邊隔開,官船的船頭上,均有衙役揮著小旗,指揮來來往往的貨船,到兩邊的小碼頭上裝卸貨物。
“走吧,向中間靠過去就行。”宋錚回頭吩咐道。
劉茂一愣,低聲道,“小郎,咱們坐的是民船,這樣似乎不妥吧?”
宋錚等人所乘的船隻,是由彙通商貿行稍借來的。雖然江寧有不少公用的官船,但宋錚為了避嫌,便以右司的名義租借了商貿行的船隻。反正商貿行是自家的,這種私船比起官船來,更讓宋錚信任。
“沒什麼不妥的。”宋錚笑道,“德年兄如此排場,我們若不領他的好意,他說不定會怪罪我們的。”
“德年兄?你是指……”
“江南路安撫使李奉常大人家的公子。”宋錚笑著解釋了一句,開始向著岸上揮手。岸頭上,一個青年公子亦頻頻招手示意,正是李德年,旁邊的人赫然是蔡勇。在來都昌之前,宋錚就已經先行令蔡勇從陸路趕到都昌,飛報李德年。
大船緩緩靠岸,宋錚一個健步飛躍下來,與李德年交臂言歡。
“小郎,得知你要來,我幾不能寐。一別經年,再次相見,你業已名滿天下!”
宋錚嗬嗬一笑,“我可是勞碌命,哪像李兄,徜徉在這青山綠水之間,賽過活神仙哪!”
兩人敘了幾句別情,宋錚連忙向李德年介紹劉茂,自是互相抱拳稱兄。李德年也將身後的都昌通判等官員介紹給宋錚等人。
馬車早已經準備好了,宋錚與李德年同車,都昌通判則邀劉茂同行,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向前。令錚驚訝的是,馬車沒有進都昌城,而是繞到了城北。宋錚問其故,李德年笑而不答。
幾番轉彎後,眾人來到了一處大宅院。這裏距離都昌城四五裏,建築如同黃嶽的城西莊園。
宋錚下車後,不禁抖了一下眉頭,難道李奉常要在這裏見自己?
這一次宋錚等人來江南路,想要捉拿的是撫州知州林翰及其下麵的崇仁、建昌二縣的縣令。為了便於行事,所以宋錚想先來都昌,拜會安撫使李奉常,取得他的支持後,才方便動手。將來即使有人彈劾,有李奉常綁在一塊兒,也會另別人少一分顧忌。
這也是宋錚等人吸取了捉拿鹿丙軒的教訓。鹿丙軒被抓後,荊湖南路官場反響很強烈,荊湖南路安撫使更是一天內連上三封奏章,指斥右司。有鑒於此,宋錚在木玉商議後,製定了這個策略。
不過,從今天的勢頭看,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兒。
李德年沒看到宋錚的表情,依然熱情地道,“小郎,這裏是我剛剛買下的。裏麵單獨置了一處別院,地方幽靜,花樹滿園,你可是這所宅子裏的頭一位貴賓。”
“那我可是榮幸之至啊!”宋錚打了一個哈哈,眾人一齊進入圍牆內。這裏赫然是一片田園風光:丈許寬的石路兩側,數塊兒稻田、池塘相依。遠處,尚有鴨鵝鳴叫,間或三兩聲狗吠。
石路一裏餘長,頂頭則是一個六七畝大的宅子,大概就是李德年所說別院了。
宋錚與劉茂均麵不改色,談笑風生。都是文人出身,隨口吟上幾句“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之類的應景,倒也相談甚歡。隻是蔡勇和那些司卒們都暗自撇嘴,所謂的田園風光對他們來說,猶如牛嚼牡丹。
進入別院,場景立即為之一變。正如李德年所言,院子裏裝飾得頗為精美。亭台軒榭頗有古韻,花草樹木茂盛,更有一道泉眼從東邊小山上流下,蜿蜒往複,盤活了整幢院子。若置酒於水上,倒極有曲水流觴的味道。
酒是好酒,菜是佳肴,連伺候的侍女都十分俏麗養眼。席間,劉茂幾次示意宋錚,是不是談點正事,都被宋錚用眼色製止。宋錚相信,李德年這麼做,定會給他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