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文鬥祠廟(上)(2 / 2)

“豎子張狂,敢笑吾無禮乎?”郭敬齋不屑地道。

“老先生若有怒氣,可衝著天上日頭狂嘯,不要對著在下。”宋錚臉色一正,指著天上的太陽道。被人當麵罵了,自然不能再笑嘻嘻的。

郭敬齋下意識順著宋錚手指看了一眼,明晃晃的日光讓他連忙用手遮眼睛,轉而醒悟道,有一個成語就叫“蜀犬吠日”——這是罵他是狗!

上來就輸了一陣,郭敬齋差點背過氣去。郎若鳴的臉都成了豬肝色,若非郎伯川在身邊,他非撲上去和宋錚決鬥不可。當然,他若真撲上前,宋錚一腳就能讓他爬不起來。

“好了,好了,齊使你們也見到了,還有什麼事?”郎伯川的臉也沉了下來。本來挺高興的一個日子,被眼前這三位一攪,全泡湯了。

唐正肅拱手道,“太子殿下,吾等這次來,就是要向宋大人討教一番才學。”

“怎麼個討教法?”

“由郭老先生論儒學,郎兄對句,卑職則喜歡詩詞。宋大人既然是大齊狀元,想必這些均遊刃有餘吧?”

“這個……”郎伯川猶豫起來,作為地主以三敵人,這對宋錚明顯不公平,可偏偏唐正肅拿話堵死了。就在郎伯川考慮如何應對時,元好問按納不住了。

“真是好笑,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三個加起來足有百歲的家夥,向一個十七歲的後學討教。此為我入蜀以來最奇怪的事。”元好問一直在看熱鬧,現在見對方太不像話,忍不住出言諷刺起來。

“你又是何人?”郭敬齋冷哼道。

“大金使節元好問。”

“金人亦懂詩文乎?”

“不才讀過幾年書,雖屬平平,卻幸有自知之明。”

“你……”剛剛緩過氣來的郭敬齋又被氣得眉毛一跳。

宋錚拍了拍元好問的肩膀,對郎伯川道,“宋某何所幸,被三位高賢如此看重。既如此,宋某聊發少年狂,就到武侯祠內,與諸公切磋一番。也望太子作個見證。”

“宋兄,你……”元好問吃了一驚,他知道宋錚才高,但對方三人明顯不是善茬,且均術業有專攻,宋錚以一敵三,勝算實在不大。

“也好!”郎伯川也覺得惟有如此才能化解今天的局麵。不管怎麼說,在祠堂裏沒有這麼多人圍觀,自己也有回旋的餘地。

郭敬齋三人雖然不樂意,但正如元好問所說,三人加起來一百歲,卻要和一個十七歲的後學過不去,也的確不那麼光彩。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齊齊點了點頭。

郎伯川當即命人移駕武侯祠內,又令廟祝準備好蒲團和茶水,眾衛士嚴守門口,擋住外來人群。

須臾,都準備妥當了,眾人向孔明像上香後,坐了下來。郎伯川坐在中間,兩邊一邊是宋錚和元好問,另一邊是郭敬齋三人。

此時,祠堂外聚集了五六百名儒生,一個個伸長脖子,想看個究竟,卻見五十名太子府護衛肅立在門口,刀兵出鞘,殺氣騰騰。眾人不敢擅闖,惟稟住呼吸,等待著裏麵的結果。

郎伯川輕咳一聲,“既然由本王作見證,為公平間,就由本王出題,諸位沒有意見吧?”

眾人齊聲回道,“沒有!”

“那好,你們三人,哪個先來?”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郎若鳴道,“就由不才先向齊使討教吧。”

宋錚無所謂,“請太子殿下出題。不過,在此之前,在下有一個請求。”

“小郎請講。”

“外麵諸生,亦頗多飽學之士,我建議太子選五人來當評判。聯句也好,詩詞也罷,每次作出,由裕之兄抄寫下來,傳到外邊去,不要注明作者是誰,由這些評判來評定優劣。”

宋錚語氣平靜,無喜無悲。郎伯川卻吃了一驚,宋錚這是要硬碰硬啊,這一下自己連回旋的餘地也沒有了。

郎若鳴三人卻大喜,他們雖對自己的才學頗為自負,卻也擔心太子會看在大齊使節的麵子上,強行判定結果。現在好了,這個不知死活的齊使主動要求公平裁定,那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既然宋錚主動提出來,郎伯川也不好說什麼,他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作出安排。元好問身前擺上了幾案和筆墨紙硯,又讓郭敬齋到外麵挑幾個飽學之士站在門口最前麵。

由於題目由郎伯川出,元好問在眾目睽睽之下抄寫,如此一來,公平的不能再公平了。

盞茶工夫,全都準備完畢,郎伯川這才開始出題。他目光在祠堂內一掃,便道,“小郎、若鳴,既然都在這武侯祠內,那你們各以諸葛武侯為題,各自作一對。爾後各出一上句,請彼此對出下句。相信三副對聯之後,當能辨別優劣。”

“好!”郎若鳴大聲叫道。這武侯祠他來過不少次,自然很有心得,當即詠出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