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但他沒有獨自經營企業的能力,並且對他人也沒有太大的價值,因為他總是固執地懷疑自己的老板在壓榨他,或有壓榨他的傾向。他沒有能力指揮他人,也不願意被他人指揮。如果你要他去“把信送給加西亞”,他的回答很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當然,我知道像這種道德殘缺的人比那些肢體殘缺的人更不值得同情;但是,我們對那些用畢生精力去經營一個偉大公司的人應該給予同情:下班的鈴聲不能夠停止他們的工作,他們因為努力維持那些毫無用心、拖拖拉拉、不懂感激的員工的工作而白發日增。那些員工從來不願想一想,如果沒有雇主們付出的心血,他們是否將挨餓或無家可歸?
我是否說得太嚴重了?可能如此。但是,就算整個世界變成貧民窟,我也要為成功者說幾句公道的話——他們承受巨大的壓力,導引眾人的力量,終於獲得了成功。但他們從成功中得到了什麼呢?除了食物和衣服,其他什麼也沒有。
我曾經為了衣食而為他人打工,也曾經當過一些雇員的老板,我深知其中的苦樂酸甜。貧窮沒有什麼優越之處,也不值得讚美,衣衫襤褸更不值得驕傲。並非所有的老板都采取高壓手段極力壓榨員工,我敢說,大多數老板都更富有美德。
我敬佩的是那些無論老板在還是不在都會堅持工作的人。當你交給他一封“致加西亞的信”時,他會迅速地接受任務,不會問任何愚蠢的問題,更不會隨手把信扔到水坑裏,而是竭盡全力把信送到。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會為加薪而罷工。
文明,就是一如既往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久過程。
這樣的人無論有什麼願望都會得以實現。每個城市、鄉村,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需要他參與其中。世界呼喚這種人才——非常需要並且急需——這種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誰將把信送給加西亞?
阿爾伯特·哈伯德
晨讀會上的使命宣言
1.鼓勵每個員工對“羅文精神”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概括,並根據大家的發言列出“主動、忠誠、敬業……”這樣的關鍵詞,簡單進行製表,然後不定期的組織員工對自己進行考核、評議。
2.激發員工向羅文學習的熱情,讓每位員工都宣讀一下自己的使命宣言,並造冊存檔。
《魚》——活力四射、快樂工作的處方箋
好快樂的一條《魚》
《魚》是一本哲學書,但這本書不是枯燥的理論說教,反而給大家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怎樣工作才會更有效。
激發活力,快樂工作
派克街市場位於美國西雅圖市中心,原是當地一個傳統的公開市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曆史。
派克街市場規劃完善、商品齊全,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銷售方式,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有近900萬的遊客到此觀光。
派克街市場內的魚市,以精彩的銷售方式吸引顧客:前台售貨員將顧客的需要吆喝著告訴後麵的工作人員,後麵的工作人員一起重複吆喝一遍,並手腳麻利地把魚像投籃球一樣扔向前台售貨員,又快又精彩。
他們不但為顧客提供了一流的服務,還創造了愉快的購物體驗,派克街魚市場因此而聞名全球。
一天,《魚》的主人公瑪麗·簡信步沿著一條街走下去,不知不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朗朗的大笑聲引起了她的注意,她驚訝地發現在她的左邊有一個市場,路牌上寫著“派克街”。
瑪麗·簡走進了派克街,看見一大群穿著講究的人正聚集在一個魚市周圍,每個人都在開懷大笑。起初,她盡量不受這笑聲感染,緊鎖著眉頭,腦海中依舊思考著她的嚴峻困境。她剛要轉身離開,腦海裏一個聲音對她說:可以用笑聲來化解憂愁呀!於是她往前靠近了一些,聽到一個魚販喊道:“下午好,酸奶哥們兒!”然後,圍觀的人們一邊大聲答應著,一邊一齊向空中舉起酸奶杯。瑪麗·簡想,我的天,今天我碰到什麼了?
這特殊的歡樂氣氛,對瑪麗·簡來說,無疑是陌生的,正在她詫異之際,忽然眼前飛過一條魚。
剛剛飛過去的難道是一條魚?她懷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但隨後又有一條魚飛過去。市場裏的工人穿著白色的圍裙、黑色橡膠靴,非常容易辨認。其中一個魚販抓起一條大魚,扔向20英尺遠的櫃台,並高聲喊著:“一條飛往明尼蘇達州的鮭魚。”其餘的工人齊聲應和道:“一條飛往明尼蘇達州的鮭魚。”站在櫃台後的那個家夥單手接住,簡直不可思議!人群中又響起一片讚歎聲,然後他像一個成功的鬥牛士那樣向喝彩的人群鞠躬致謝。這裏的人真是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