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關於饋贈的禮儀(1 / 3)

送禮的時機--不要平白無故給人送禮

日常交往中,相互饋贈禮品,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而為了使饋贈顯得親切自然,選擇恰當的時機又變得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以下幾種情況比較合適:

(1)在被邀請的做客的時候。作為客人,在拜訪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準備些禮物。特別是為女主人或小孩帶一些禮物,來表示"略表寸心"或是"禮尚往來"。

(2)喜慶的日子。在親友結婚、過生日或喬遷新居等喜慶的日子,一般要準備禮物,以示慶賀。另外,在開業典禮、校慶或周年紀念日等社會性質的慶典日子裏,有關人士備禮相送表示祝賀與紀念,可以增進感情。

(3)逢年過節的時候。在傳統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以及其他法定節日,如勞動節、國慶節等,也都是可以相互饋贈禮品,來表示彼此間的一些心意的。

(4)探病的時候。若是親友生病了,一般都要前去探望。當然順便帶去一些病人喜歡的水果、食品和營養品等,也是不可避免的禮數。

(5)送行的時候。親友、同事調離到其他崗位或是出國為其送行的時候,一般也可以送些禮物。以此來表達對對方的不舍之情。

(6)酬謝別人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為了表示對其感激之情,除了當麵的言謝之外,也可以備上一些禮物,來酬謝對方。

送禮的方式--當麵送禮才有誠意

在贈送禮物的時候,一般要當麵贈送,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誠意。但當麵贈送的時候,要注意場合:

(1)如果是麵對一群人的時候,隻給其中的某個人贈禮是不合適的。因為受禮之人會顯得有受賄的嫌疑,或是受愚弄的感覺,沒有收到禮物的人也會有受冷落和受輕視的感覺。

(2)給關係親密的人送禮的時候,也不要在公共場合,以免會別人誤會你們的關係是靠物質來支撐的。當然,禮輕情意重的物品不在此範圍之內。

如果遇有特殊的原因,導致不能或是不適合當麵饋贈的話,還可以選擇另外兩種方式。即郵寄或是托人代送。這時,也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采用郵寄贈送時,禮品一般都要附一份禮箋,禮箋上既要署名,也要附上送禮的緣由。

(2)托人贈送時,一定要讓所托之人向受贈對象解釋自己不能當麵贈送禮品。另外,在禮品上最好也附有一份禮箋。

禮品的選擇--禮品要的特色不是太貴重

對於禮品的選擇是很有講究的,隨便挑一樣,或是隻選貴的,都是不正確的方式。那麼,在挑選禮品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禮品要有針對性的特色。送禮的目的,是為了在於潤滑彼此間的關係。所以,在送禮之前,要了解受禮人的一些愛好。否則,盲目送禮,則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比如:對講究實惠的人,應送實用的禮物;對追求精神享受的人,則送精美高雅的工藝品。所謂對症下藥,才能使你的禮物體現出應有的價值。

(2)講究情重禮不重。也就是說,送禮時不要送太過貴重的禮物,否則會增加受禮人的心理負擔,而且還有"重禮之下必有所求"的嫌疑。所以,在選擇禮品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以及和雙方感情深度而定。

(3)無論是什麼樣的禮物,精心的包裝很重要。所謂精心的包裝,就是指用專門的紙張包裹禮品。進行包裝時,要講究材料、包封、圖像及捆紮、包裹的具體方式。比如,送給基督教徒的禮物,就不能把絲帶結成十字狀,否則就犯了他們的忌諱。

接禮的禮儀--雙手接禮才得體

在接受禮物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講究,如果不加注意的話,則會被送禮人認為是沒有禮數的。一般在接受禮物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在接受禮物的時候,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站立身體,要用雙手接收。用一隻手,是非常無禮的,尤其是左手。同時,還要麵帶微笑,雙目注視對方的兩眼。接過來的若是對方所提供的禮品單,則應立即從頭至尾細讀一遍。

(2)接過禮品之後,千萬別忘了向對方道謝。此時的道謝不僅僅是針對禮品,同時也是向對方送禮的舉動表示回應。當然,最好還要說一些禮貌性質的話,如:"你能想到我,實在是太好了。""你竟然還記得我的生日"等。

(3)一般在受到禮物之後,隻要當時的環境允許,最好能當著對方的麵,將禮品拆封。這樣表示自己看重對方,也很看重對方的禮品。在拆封時,要井然有序,不要胡亂撕扯,或亂丟包裝用品。看到禮物之後,要再一次表達對對方的感激,以及對禮物的喜愛之情。

(4)除了口頭上的言謝之外,最好能給送禮人寫一封感謝信,這表明你花了一些時間,就像送禮人花費時間來挑選禮物一樣。

拒禮的禮儀--有的禮物不能收

有的時候,別人給我們贈送的禮品,是我們原則上不能要的,或是承受不起的,那麼便要拒絕接受,但是采用什麼樣的方式才是適合的呢?

(1)若是對方在公共場合饋贈,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不宜當麵拒絕。最好是當麵接受,在事後退還。當然處理這種禮品的時候,一般都要有時效性和"保鮮性"。所謂時效性,就是就快退還,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而"保鮮性"就是指保持禮品原封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