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關於鄰裏交往的禮儀(1 / 2)

(1)對於家庭中的長輩,要給予特殊的照顧,時常的看望他們,給他們盛飯夾菜,睡覺時為他們鋪床蓋被放蚊帳;在他們走動時予以攙扶;如果老人病了,更要給予精心的照料,主動為其煎藥、喂藥,問寒問暖。

(2)老年人難免喜歡翻來覆去的說著同樣的話,這是必然的生理現象,應該充分理解,而不該感到厭煩。當老人家嘮叨時,正確的話我們要聽,就算錯了,也讓他們說完以後再作解釋。如果不理不睬或粗暴地反駁,那就必然令他們傷心。盡管,你的內心是孝順的,但往往一次過激的言辭,就會讓長輩傷透了的心,這點一定要切記。

(3)對於非本家的老人,也要給予尊重。古人就曾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導來勸誡後人。在語言上,同老人談話,要畢恭畢敬,文明用語,並且麵向老人,雙目直視,洗耳恭聽,雙手自然垂下。稍有心不在焉或目光他顧,都是失禮的。在舉動上,任何事情都要以老人為先,要照顧老人。比如在乘公車時,要給老年人讓座,上車和下車時,攙扶行動遲緩的老年人也是每個年輕人的義務。與老年發生爭執是絕對不允許的,也會被人唾罵。

親朋禮儀--禮尚往來,親上加親

生活中,親戚之間無論遠近親疏,都應該恰當處理。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親戚之間不論貴賤。有些人以貴賤論親疏,對有權有錢的親戚常獻殷勤,而對家境清貧的親戚則十分冷漠,極少主動來往。這些都是不正確,也不禮貌的,也會被外人所看不起。交人關鍵是要交心,而不在乎外在的物質。所以,再富再貴的親戚麵前也應自尊自重,不可顯得低三下四;再窮再賤的親戚麵前也應熱情正直,不可顯得不屑一顧。

(2)有的親戚之間奉行"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則,也是很不妥當的。當然,有的親戚無事也登三寶殿,來聊天、侃大山,造成了很多寶貴時間的浪費,也是一些人不想串親戚的原因。但要注意,凡事不可極端,如果三年五載也沒空與親戚見上一麵,這又太過分了。逢年過節走走親戚,大家談談生活、學習和工作,也是一件樂事。何況每個家庭都可能發生某些困難,這時親戚常常成為幫助渡過難關的重要力量。

(3)現在不少人辦事到處拉關係走後門,其中親戚關係是走後門的一種重要的途徑。當親戚之間的交往發展到這種地步時,應當正常發展的親戚關係已經受到社會歪風的"汙染",必須盡快"刹車",使親戚交往納入到正道上來,否則親戚各方都會受害。

妯娌禮儀--互助互敬,家和才能萬事興

一個大家庭裏,妯娌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對於整個家庭的安寧和諧有著莫大的影響。那麼,妯娌之間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和睦相處呢?

(1)妯娌之間,應互親互敬,以禮相待,視彼此為親生的姐妹一樣的親密無間。這樣的話,彼此間就比較容易溝通思想。否則,各自存著"小心眼",表麵上客客氣氣,暗地裏卻打著各自的"小算盤",在遇到一點小事時,難免就會引起糾紛。

(2)同心協力,幫助公婆做好家務勞動。家庭經濟和家務勞動安排不當,最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嫂子要關心弟妹,弟妹要尊重嫂子,共同孝敬公婆,這樣才能讓整個家庭的關係保持和諧。

(3)不要貪圖彼此間的一點得失。為了避免在經濟上的糾紛,最好不要在一些小的得失方麵計較,否則,就容易導致彼此間的不快,進而產生矛盾。

(4)本著"和平相處"的原則,要多看到對方的長處,而不要總是刻意的去挑對方的毛病,更不要動不動就向公婆或丈夫"告狀"數落對方的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是絕不會為了一己私欲而破壞整個家庭的和諧的。要知道,人無完人,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妯娌之間應互相取長補短才是正確的相處之道。

兄弟姐妹相處禮儀--兄弟之情,有今生沒來世

兄弟姐妹本是同根生,在彼此交往的時候,更應注意應有的禮節,不能因為是自家人就肆無忌憚,從而引發彼此間的不合和間隙。

(1)相互尊重。有人認為,兄弟姐妹是自己人,不用太過客套,於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正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在不經意的時候,往往會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使親情關係燙上不好的烙印。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就算是分內的、教育的話,也要講究一個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