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聽到木塞爆出瓶口的聲音很過癮,但還是讓木塞緩緩鬆開比較好,前一種方式很可能會弄得到處是泡沫。請牢記,香檳一定要徹底冰過才能充分享受它的滋味,這點非常重要。拔掉木塞後,請立刻把酒瓶放進裝滿冰塊的酒桶,或者擺回冰箱直到該上酒時為止。
香檳象征快樂,買品質好的香檳、預冰後用漂亮的笛形細長酒杯品嚐等諸多程序,是飲用香檳時所不可忽略的。香檳可算是展現浪漫和儀式程序的必備飲品。
葡萄酒的餐桌禮儀--先點菜,後點酒
吃西餐的時候,一般是先點菜再點酒,如果與菜搭配的是葡萄酒的話,那麼還得注意一些餐桌上的細節。
(1)確認年份和種類。在開瓶前,應先閱讀酒標,確認該酒在種類、年份等方麵與所點的是否一致,再看瓶蓋封口處有無漏酒痕跡,酒標是否幹淨,然後開瓶。
(2)確認葡萄酒是否變質。開瓶取出軟木塞,看看軟木塞是否潮濕,若潮濕則證明該瓶酒采用了較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則,很可會因保存不當而變質。還可以聞聞軟木塞有無異味或進行試喝,以進一步確認酒的品質。
(3)喝酒前應用餐巾抹去嘴角上油漬,以免有礙觀瞻,且影響對酒香味的感覺。
(4)飲用紅酒之前,先深深在酒杯裏嗅一下,此時已能感受到紅酒的果香,再飲入一口紅酒,讓紅酒在口腔內多停留片刻,使口腔中每個味蕾與紅酒接觸從而更加充分體驗紅酒。
(5)在酒的品種上,應按先輕後重、先甜後幹、先白後紅順序安排;在品質上,則一般遵循越飲越高檔的規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級酒在餐末敬上。在更換酒的品種時,一定要換用另一杯具,否則會影響酒的味道。
點酒技巧--要和菜相搭配
在點酒的時候,要十分注意,因為這往往是一個人修養和品位的表現,一般而言,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如果自己並非行家的話,則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亂點一通。那怎麼辦呢?一般在高級餐廳裏,都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所以當調酒師過來讓點酒的時候,你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主調酒師幫忙挑選,才是恰當的行為方式。
交談禮儀--別管隻顧著吃
西餐的關鍵不僅是在於吃,更重要的是彼此間的交流。所以,在我們參加有中、外朋友出席的宴會時,無論是做主人、陪客或主賓,都應與同桌的人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而不要隻同幾個熟人或隻同一兩個人說話。如果鄰座左右是不相識的人,可進行適當的自我介紹,以便彼此間的交流。除此以外,還應了解對方的祝酒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以便做必要的準備。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致詞、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也不要借此機會抽煙。主人在與貴賓席舉杯之後,理應到其他各席敬酒。這時,作為賓客,應立即起身舉杯,與之碰杯。同時,為了顯示友善和禮貌,要麵帶微笑的注視對方。
出席外國朋友宴會--明確給予對方回複
收到外國友人的宴會邀請時,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盡快給對方答複。以便讓對方得知你是否出席,從而進行適當的安排和調整。
如能出席,在宴會舉行之前,要核實宴請的主人,活動舉辦的地點、時間,是否邀請了配偶以及主人對服裝的要求。活動多時尤應注意,以免走錯地方,或隻邀請一人,但你卻帶著配偶而來。這樣,會讓你和主人雙方都很尷尬。
出席宴請活動,抵達時間遲早,逗留時間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主人的尊重。應根據活動的性質和當地的習慣掌握,遲到、早退、逗留時間過短被視為失禮或有意冷落。身份高者可略晚到達,一般客人宜略早到達,主賓退席後再陸續告辭。在我國一般是正點或提前兩、三分鍾或按主人的要求到達出席宴會。確實有事需提前退席,應向主人說明後悄悄離去,也可事前打招呼,屆時離席。
一般而言,在到達宴請地點之後,要先到衣帽間脫下大衣和帽子,然後前往主人迎賓處,主動和主人打招呼致意。如果要是慶賀一類的活動,則要向對方表示祝賀,說一些如"恭喜"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