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容華若桃李(上)(2 / 2)

“王妃好記性。”馬澄躬身道。

蕭昭業怔了怔,似是回憶起來:“哦,是了是了。多虧他機變,否則你急起來,還不知會捅多大婁子。”

“是了,我盡會添亂,這趟南郡之行,王爺還是另請高明罷!”

“好了好了,是我失言。”蕭昭業笑道,“時候不早了,現在啟程,還趕得及在日落之前到安萊鎮上,一品梅花塢的佳肴。你不是嘴饞很久了?”

“好吧。”她認真地點點頭,“我今日先嚐嚐,若真的名不虛傳,待我歸程之時,再捎上些給你。”

蕭昭業聞言,笑意僵在了臉上。梅花塢不僅以菜色極精,菜金極貴和梅花釀極醇而名揚天下,更有一個出了名的怪規矩,便是隻在梅花開放的寒冬與春時開門迎客。她似是無意提起,卻隱隱違拗了他方才望她在南郡多加停留的囑托。頗有些無奈地搖搖頭,她想做的事,似乎就沒有辦不成的,多勸也是無益。

“你若喜歡,重金將梅花塢的廚子聘來王府便是了。”

“想來這梅花塢中人當是同梅花般有些傲骨,如若為區區金銀而折腰,豈不白負了這‘天下第一酒’的盛名?放心,知道你也垂涎梅塢的珍饈很久了,一直無緣得嚐,我速去速回,不會讓你久等的。”

“好。”他笑得雲淡風輕,“我等你。”

何婧英笑笑,轉身向車輦走去。

馬澄神色一肅,向蕭昭業行了一禮,得對方點頭示意後,慢退數步,直起腰來,高聲令前車開道,後駕隨行。

??

原以為梅花塢這般名氣,當立於鬧市,金磚碧瓦;權貴高門,迎來送往。可直到仆役勒住馬車,丫鬟掀開車簾,“梅花塢”三個字映入眼簾之時,何婧英才詫異地眨巴眨巴眼,緩步下車。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幢三層的小樓,立於荒巷,灰牆黑瓦;掌櫃小二,閑坐門庭。怎麼說,何婧英隻能發揮想象力,把這理解為修身養性、參禪悟道的清靜所在,果然——不落俗套。

梅花塢的菜品雖妙,卻是離奇得貴,除了揮金如土的敗家公子和慕名而來的高門貴族,幾乎沒有人舍得在這裏用餐。據說,梅花塢開張已有十餘年,除冬春之時外,常年緊閉大門,而這菜金、酒錢奇貴,剛開張那兩年,所有客人都是走著進去,然後望著菜單的眼睛瞪得如銅鈴,逃似的飛奔出來。是以頭先兩年,梅花塢未入寸金。但這家酒肆仍照當初的規矩做生意,辰時開門,戌時打烊,價錢一成不變,裝潢一塵不染——也不知哪來的錢財打點。

直到一富家公子途經安萊鎮,停車歇馬,大步流星地進店去,掀袍一坐,張口就喝上幾道菜名,又叫拿好酒。後廚難得開火,小二恭恭敬敬地端上佳肴美酒,公子吃得盡情盡興,喝得如癡如醉,臨走時撂下一錠五十兩紋銀,叫小二給他捎上五壇梅花釀,其餘的就不必找了。小二很是為難地扣下他的馬匹,委婉地告訴他,這一壇梅花釀便要七十兩銀子,他方才的一頓飯錢一共是一百二十三兩六錢??公子眼中頓時淌下淚水,一是為著自己不留神進了家黑店,二是為著自己再沒口福一嚐那梅香甘醇的佳釀。

一碼歸一碼,有了這第一個挨宰的食客,自此梅花塢名聲大噪,梅花釀更是在前些年摘下了“天下第一酒”的桂冠,安萊鎮也因此聞名於世、脫貧致富。早有傳言稱,這梅花塢的主人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將這酒肆作為每年冬春之際時的居所,為防賓客盈門,擾人清靜,故定下了這極高的菜金。隻是這傳言也有頗多疑點,就比如何婧英曾詫異地問道:“既如此,那人為何不索性置一處私宅,再請幾個好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