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2010年4月發生的玉樹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在地震中因救人而罹難的香港義工黃福榮更是感動著我們。

4月14日清晨7時49分,玉樹發生7.1級地震。當時,在孤兒院做義工的黃福榮迅速衝出孤兒院大樓,到達了相對安全的地帶。但他很快發現3名孤兒和老師沒能跟出來,立刻掉轉方向,又衝進孤兒院的四層大樓,將受困的幾名孤兒全力抱住,奮力將他們推到走廊的窗戶處。就在那奮力一推的瞬間,黃福榮被深深地埋在了廢墟之中,他再也沒有能力跑下正在垮塌的大樓。

黃福榮以對孤兒的愛心、對生命的感恩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平凡的偉大”。內心充滿愛和感恩的人,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會用負責詮釋自己的所作所為,正如黃福榮。

實際上,感恩心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美德,由感恩心生出的責任感是人類永不消失的精神。感恩做人讓你生活美滿,負責做事讓你事業順利。無疑,感恩是做人的根本,負責是做事的準則。但是在我們的工作中,不和諧的音符追隨著我們:不懂感恩、不知負責的人隨處可見。

與同事一邊議論老板的尖酸刻薄,一邊漫不經心地做完領導布置的任務;認為自己有“齊天大聖”的本領,卻屈尊於小“土地廟”中,對手頭的工作怨氣衝天;每天總是在抱怨生活和命運的不公,誓言要“報複”對自己不公的人和事,於是所有人都成了自己的“仇人”……

如果一個人不懂感恩,那他永遠也不會感到滿足和快樂,他的人生道路將會越走越窄;如果一個人不主動去擔當責任,不懂付出與奉獻,那麼他即使一時成功了,也很難有長遠的發展。

我們應該秉持感恩之心,抱持負責態度。“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要知道,我們從工作中獲得的一切,享受到的一切,並不是理所應當的,而是與領導的支持、同事的配合、朋友的鼓勵、家人的關懷密不可分。因此,我們應具備一顆感恩心、一份責任感,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去學習、去生活,把溫暖傳遞給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以感恩和負責的積極態度做任何一件事,那麼,我們的事業必定成功。

要成為一名優秀員工,首先應持有的觀念就是做事是為自己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要有極大的熱忱,同時要專心、用心,更要認真,還要對結果負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本領。”我們要將這三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裏。擁有健康的心態之後,不論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願、全力以赴,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

擁有了感恩做人、負責做事的態度,我們將以坦蕩的心境應對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我們也將更容易在職場中獲得成功。

本書針對當下員工感恩心與負責精神的缺失,從員工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感恩做人、負責做事的內涵及相互關係,並結合職場實際案例,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旨在幫助員工找出根由、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從而鋪就順暢的職場人生之路。

唯有在感恩做人、負責做事的過程中,才能獲得事業的滿足、成功的喜悅,才能實現自我價值,才能體會生命的真諦和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