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感恩於心,責任於行—打造不可替代的個人品牌 (1)(1 / 3)

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從事何種工作,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同,但都會遇到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壓力。在工作中,碰到困難、遭遇委屈,甚至是挫折連連,在激烈的競爭形勢與強烈的成功欲望的雙重壓力下,職場人士往往會出現焦慮、急躁、慌亂、失落、頹廢、茫然、百無聊賴等消極情緒,如果被這些情緒所纏繞,常常就會讓人喪失對自身的定位,繼而對工作漫不經心、敷衍以對。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隻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是職場最強的能力,與此相對應,感恩是職場最大的動力,兩種力量相輔相成,共同彙集成推動個人發展的強大動力。

懂得感恩,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會帶給自己力量,尤其在一個團隊當中這種效果更明顯。不要自恃才高就看不起周圍的同事,更不要因為忙碌而忽視了領導或同事對你的幫助,有時候簡單的“謝謝”兩個字,也會產生巨大的情感力量。

《格言聯璧》中有這樣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它的意思是沉靜下來要經常自省自己的過失,進而以是克非、為善去惡;閑談的時候莫議論別人的是非得失,這是儒家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這個看起來非常嚴肅的道德問題,可以通過感恩和人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因為感激他人對待自己的恩德,所以在遇到衝突和矛盾的時候,不是尋找和指責他人的不是,而是靜下來,反省自己的錯誤。即使他人有一些不對的地方,也因為感恩的緣故能夠在內心達成真誠的諒解。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這樣的處世態度,既有利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也有利於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小宋畢業於名牌大學,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單位裏要寫很多材料,小宋因為剛來,公文寫作還不是很熟,所以每次寫好後,她都要給同事老王看,待老王修改完,她再拿去請科長審閱。很快,小宋的材料越寫越好,老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修改的了,可科長仍舊東塗西抹,不留情麵。小宋雖有些不悅,但沒說什麼,依然是很謙虛地請科長批改。老王憤憤不平,他認為科長的水平修改不了小宋的文章了,他給小宋講過這樣的故事:赫魯曉夫參觀抽象畫展,看不懂,就破口大罵,負責展覽的藝術家回敬道,您對藝術根本不懂。赫魯曉夫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當我是一名礦工時,我不懂;當我是黨的低級官員時,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部長會議主席、黨的領袖,因此,我現在當然懂。老王揶揄道,他現在是科長,他當然能夠修改科員的文章。小宋隻是笑,顯得不介意。有時被老王逼緊了,她也隻是說,不就是改個材料嗎,又不是修改我的人生。

由於小宋的謙虛勤奮和才能,科長把小宋推薦給上級宣傳部門,小宋上調了。

一天,上級要求科裏寫一份大材料,材料組織好後,科長讓人先送到宣傳部門,說是請上級把關。兩天後,小宋把材料修改好,這份材料得到了上級的好評。科長很滿意,說小宋還真行,我沒有看錯人。老王也服氣小宋。小宋拿出錢來請大家吃飯,有人私下裏對小宋說,你應該讓科長請你吃飯才對,那文章是你寫得好。小宋說,那怎麼行,我會寫材料是你們教的,我得感謝才對。我爸在我參加工作時送我四個字,第一感恩,第二責任。就是說要以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隻有這樣才能把事做好。

小宋受到了苛責之後,並沒有抱怨和指責科長的專製和挑剔,而是感激科長給自己帶來成長進步的機會,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她確實得到了能力和職位的提升。

互相感恩、共擔責任是企業常青的支柱。員工因為對企業感恩、對工作感恩、對同事感恩,才會互助合作,因互相感恩而共同擔責,共進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