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哪一個不渴望成功,但並非人人如願。其實,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這很小的差異就是心態,很大的差異就是不同的心態產生的結果。雖然影響成功的因素顧多,但決定因素仍是心態。隻要調理好心態,就能促進其他因素的好轉。從而達到成功的目的。
積極的心態能喚醒人的潛力
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定什麼事情是自己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你要認為自己能,要去嚐試,再嚐試,最後你就會發現你確實能。
一般而言,人生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是能夠做到的,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但如果我們堅持前進,就能做到。
湯姆·普西剛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0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10裏。
後來,他學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請人為他專門設計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卻盡量婉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促請他去試試其他的事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孩這麼自信,對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下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55碼遠並且為本隊掙得了分。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為他的球隊掙得了99分。
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到來了。那天,球場上坐了6,6萬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進場時、他知道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那是由巴第摩爾雄馬隊的畢特·瑞奇踢出來的。
球傳接得很好,鄧普西一腳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筆直地前進,但是踢得夠遠嗎?六萬六千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欄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腳和一隻畸形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相信!”有人感歎道,但是鄧普西隻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們一直告訴他的是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他之所以創造出這麼了不起的紀錄,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我有什麼不能做的。”
這個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定什麼事情是自己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你要認為自己能,要去嚐試,再嚐試,最後你就會發現你確實能。
我年輕的時候,抱著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我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文字將是我的工具。但是由於我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我,說我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於是年輕的我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我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裏麵,而我的想法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但是我做了一件奇特的事,我找到“不可能”這個詞,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我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後,我把自己的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成長得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當然,我並不建議你從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這3個字剪掉,而是建議你要從你的心智中把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把這3個字和這個觀念永遠地拋開,而用光明燦爛的“可能”來代替它。
我們當中的許多人認為自己不是有經驗的失敗者就是無經驗的勝利者。其實,我們在有經驗的失敗者與無經驗的勝利者之間作抉擇。我們可以成為勝利者,獲勝的經驗愈多,就愈具備勝利者的特征。這不但適用於球隊、個人,也適用於你。
當我們全力以赴時,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是贏了。因為全力以赴所帶來的個人滿足,使我們都成為贏家。蘭狄·馬丁在1972年參加了第一屆波士頓馬拉鬆比賽。這次比賽全程超過26英裏,而且是在起伏很大的山坡地進行。馬丁博士後來說,每一位到達終點的人都有獎品。大部分賽跑者在參加比賽時,都不敢相信他們會贏,但是每一位跑完全程的人都是勝利者,因為好好做完一件事的真正報酬,就是把它做出來。你在跟自己競爭,這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一件事比盡力而為更能使你滿足,也隻有這時候你才會發揮最好的能力,盡力而為給你帶來一種特殊的權利,一種自我超越的勝利,一位世界冠軍曾說:“盡你最大的努力做這件事,比你做得好還重要。”
潛能,是一種對外界刺激感應很敏銳的東西;而且它一旦被喚醒,仍需要不斷地教育和鼓勵,例如有音樂、藝術天賦的人必須注意培養和堅持一樣。否則,潛能和才能,會像鮮花一樣,容易枯萎或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