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心態是成功的關鍵(1)(2 / 3)

假使我們有潛能而不想去實現它,那麼我們的潛能將不能保持一種銳利而堅定的狀態,我們的天賦也將變得遲鈍而失去能力。

愛默生說:“我最需要的,是一種能夠使我盡我所能的人。”

也就是說,“盡我所能”是我自己的事。不是盡拿破侖或林肯所能,而是盡我自己的所能。我能夠在我的生命中貢獻出最好的、或最壞的,能夠運用我的能力達到100%、15%、25%,或90%,對於世界、自己,都將產生非常不同的結果。讓我們看看下麵這一情形吧!

“戴維斯先生,我的孩子馬歇爾在你店裏有何長進?”

農夫約翰·費爾特一麵焦急地望著正在招呼顧客的兒子馬歇爾,一麵向他的老板打探著兒子的近況。

“約翰,我們是老朋友了。我本來不願意傷你的心,但是,你知道,我是個坦率的人,為了你孩子的前途,我不得不說老實話。”

在費爾特的真誠期待下,戴維斯繼續向他談論著馬歇爾的事:“馬歇爾是個好孩子,本性不壞;但是他個性過於誠樸,不夠機智。即使讓他留在我店裏一千年,也學不會像一個真正的商人,他生來就沒有一個商人的樣子。你最好還是把他帶回鄉下去,教他去學著耕地吧!",如果馬歇爾·費爾特當時真的一直留在戴維斯的店中當一個夥計,他這一輩子確實不會有什麼轉機。幸好,他也沒有跟隨父親回到鄉下,而是獨自跑到芝加哥去闖天下了。

初到芝加哥,馬歇爾隻得到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在謀職的過程中,盡管有諸多的不順,但他也並非一無所獲。那些征聘夥計的老板,都這樣告誡他:我從前也是從幹最苦的工作和拿最低微的工資一步步奮鬥過來的。正是有這些已出人頭地的神奇鬥士作榜樣,使他幾乎泯滅的誌氣突然被喚醒,從此他心中燃起決心做一個大商人的希望之火。他一遍遍地反問自己:“他們都可以做出如此神奇的事來,我為什麼不能?”

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和長期不懈的努力,馬歇爾·費爾特魯終於成為了聞名世界的大商人。他非常感謝戴維斯先生當年對他的那種輕視所產生的刺激。

誠然,馬歇爾也許原本就有成為一個大商人的資質的。不過,戴維斯的忠告,的確喚醒了他隱伏的潛力,打碎了他仰人鼻息的酣夢,幫助他擺脫得過且過的環境,促使他到大都市去奮鬥,從而取得了最終的成功。

一般人常以為潛能是天生的,是無法被我們加以改進的。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的潛能,都是被人喚醒,或是受刺激而突發的。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但這種潛能在大部分時間裏都處在酣睡蜇伏狀態,它一旦被喚醒,就會做出許多不凡的事情來。

一念之差導致天壤之別

成功人士運用積極心態、黃金定律支配自己的人生,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和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人士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他們空虛、猥瑣、悲觀失望、消極頹廢,最終走向了失敗。

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就在於他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麵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我們必須麵對這樣一個客觀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為什麼會這樣?

仔細觀察,比較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心態,尤其是關鍵時候的心態,我們就會發現“心態”導致人生驚人的不同。

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失敗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鞋穿,這裏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成功而歸。

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打赤腳的非洲人,由於一念之差,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滿懷信心,大獲全勝。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啟發。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她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38。。她沒有人可談天說地,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非常難過,於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隻有兩行,這兩行信卻永遠留在她的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鐵窗望出去,

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爾瑪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感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她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