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心態是成功的關鍵(1)(3 / 3)

是什麼使這位女士內心有這麼大的轉變?

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但是這位女士的念頭改變了,心態改變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她從自己造的牢房裏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

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觀念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隻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他們用消極心態對自己說:“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保持著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愛迪生實驗失敗幾千次,從不退縮,最終成功地創造了照亮世界的電燈。

因此,成功學的始祖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心態,而失敗人士則運用消極的心態去麵對人生。

成功人士運用積極心態、黃金定律支配自己的人生,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和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人士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他們空虛、猥瑣、悲觀失望、消極頹廢,最終走向了失敗。

運用積極心態支配自己人生的人,擁有積極奮發、進取、樂觀的心態,他們能樂觀向上地正確處理人生遇到的各種困難、矛盾和問題。運用消極心態支配自己人生的人,心態悲觀、消極、頹廢,不敢也不去積極解決人生所麵對的各種問題、矛盾和困難。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但實際上,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都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馬爾比·D·馬布科克說:“最常見同時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成功有賴於某種天才,某種魔力,某些我們不具備的東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成功是運用積極心態的結果。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取決於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的心態所製約。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

1.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

2.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

3.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心態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4.人們在任何重要組織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態。

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態度來創造。

有了積極心態並不能保證事事成功,但積極心態肯定會改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雖然並不能保證他凡事心想事成,但是隻有當積極心態和事業成功定律的其他定律緊密結合後,才會達到成功的彼岸。反之,持消極心態的人則一定不能成功。拿破侖·希爾說,從來沒有見過持消極心態的人能夠取得持續的成功。

心態決定人的命運

心態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敗。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並付諸行動的人所取得的。同一件事抱有兩種不同的心態其結果則相反,心態決定人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擁有高品質的人生,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比別人過得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隻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

不少心理學專家發現,這個秘密就是人的“心態”。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大概是40年前,南非某貧窮的鄉村裏,住了兄弟倆人。他們受不了窮困的環境,便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麵去謀發展。大哥好像幸運些,被奴隸主賣到了富庶的舊金山,弟弟卻被賣到很窮困的菲律賓。

40年後,兄弟倆又幸運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當了舊金山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子孫們有些承繼衣缽,又有些成為傑出的工程師或電腦專家等科技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