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常有一些所謂厄運,隻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罷了;而一些所謂的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與好友福特有一次在合資經商中失敗。他是幫助洛克菲勒創建標準石油公司的夥伴之一。但是這一次,他竟因投資過大而慘遭滑鐵盧。
接著發生的事情,卻使福特驚異不已。
福特事後回憶說:“有一天下午,我走在路上看到洛克菲勒和其他兩位先生就在我的後麵。但我沒臉回頭,假裝沒發現他們,一直向前走。可是他叫住了我,並在我肩上誠懇地拍了一下,說道:‘我們剛才才談起關於你的事情。’我想或許他要責備我了,也或許他聽了一些不確實的消息,我於是回答說:‘那實在是一次極大的損失,我們損失了……’‘啊,那已是難能可貴的了。這全靠你處理得當,我們才能保存剩餘的60%,這真的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謝謝你!’洛克菲勒立刻打斷了他的話說道。”
洛克菲勒用寬容的美德贏得了福特的敬重,他並沒有因為已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惋惜,進而責怪福特。
寬容的心,這是最大的美德,隻有胸襟豁達的人才擁有。
寬容他人的缺點、過失、無禮,寬容了一切值得寬容的人、事,我們也便獲得了高尚的品德,有時甚至是一種好運。
服裝業巨子施瓦茨就是因為能夠容忍別人的無禮、怪僻等諸多不足之處才走向成功的。
他在從業初期,有一次拿著樣品經過一家小店,卻無緣無故地被店主譏諷嘲笑了一番,說他的衣服隻能堆在倉庫裏,再過幾年也賣不出去。施瓦茨並沒有反唇相譏,而是誠懇地向對方請教。結果發現那位小店主說得頭頭是道。施瓦茨大為吃驚。願意以高薪聘用他,然而他不但不領情,又諷刺了施瓦茨一頓。
施瓦茨並沒有放棄說服這位小店主。他運用各種方法打聽,才知道這位小店主居然是一位極其傑出的服裝設計師,隻是因為他性情怪僻而與多位上司鬧翻,一氣之下才發誓不再設計,改行做商人的。
施瓦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後,三番五次地登門拜訪,並且誠心請教。這位設計師仍然是火冒三丈,劈頭蓋臉地罵他。然而施瓦茨不以為意,常去看望他,經常和他聊天並給予熱情的幫助,到最後,這位設計師感到不好意思,終於答應出山。但是條件非常苛刻,其中包括他一旦不滿意便要更改設計圖案、允許他自由自在地上班。果然,這位設計師雖然常頂撞施瓦茨,讓他下不了台,但其創造的效益實在是巨大,幫助施瓦茨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服裝帝國。
和崇高為伴,因擁有寬容的美德,我們更平和、幸福,他人也會因此而獲得心靈的寧靜,不必內疚著生活。
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別人心田的冰雪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會顯得愚蠢,大概也會蒼老得快;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因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累累,抑或斷裂。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別人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別人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法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別人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宛如淩空在太高的山頂,會因缺氧而窒息。
人非聖賢,就是聖賢也有一失之時,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別人的失誤?寬容並不意味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逼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寬容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