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學習是成功的助推器(4)(1 / 2)

這時甲青年已累得滿頭大汗,可還一臉茫然;乙青年雖然運筆如飛,卻眉頭緊鎖,隻有丙青年和托爾斯泰麵帶微笑而神情悠然。

三個青年誰最聰明,早已不言而喻了。

很顯然,上麵這個問題如果站在先解決“妻子”得多少牛的角度上,問題是比較難解決的,真正解決起來,棘手而繁複。而站在先解決“女兒”得多少牛的角度,就非常簡單而輕鬆。

因為事物的本身是由許多方麵和許多特點構成的,徹底地解讀它,對某一個角度來講,會覺得非常困難。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著眼就會覺得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找準“切入點”的含義。

創新,主要指改變思維方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腦筋一定要靈活,不要鑽牛角尖。

解決問題需要創新,就是需要找準“切入點”,這和打蛇打在七寸上,是一個道理。

形象思維可以展開想像的翅膀

對於某些事物的探索和研究,有時單靠簡單的邏輯推理已不能解決問題,常規的實驗更是無從做起,這時,就要憑借我們的形象思維來展開想像的翅膀,使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來一個質的飛躍。

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世上根本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這就需要人們隨著思考問題的逐漸深入和涉及問題領域的日趨擴大,而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方式。

對於某些事物的探索和研究,有時單靠簡單的邏輯推理已不能解決問題,常規的實驗更是無從做起,這時,就要憑借我們的形象思維來展開想像的翅膀,使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來一個質的飛躍。

17世紀,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實驗中發現,當一個小球從第一個斜麵滾下而又滾上第二個斜麵時,小球在第二個斜麵上達到的高度。略低於它在第一個斜麵未向下滾動時的高度。

伽利略斷定,這是由於小球與斜麵之間的摩擦力造成的。

他開始想像:小球無限地光滑,斜麵也無限地光滑,小球在斜麵上滾動時一點阻力也沒有了。這樣,小球從第一個斜麵滾下,再滾上第二個斜麵,它滾下兩個斜麵所達到的高度必然是相等的,而且不管兩個斜麵的傾斜度大與小,都是如此。

他接下來又想像:如果第二個斜麵不再有傾斜度,也就是成了一個平麵,那麼,小球從第一個斜麵滾下來後,它將沿著無限長的平麵以恒定的速度一直運動下去,也就是將會出現“動者恒動”的現象。

他的這個想像被公認為是合理的,並經過深入研究,最終建立了物理學上的運動第一定律。

我們可以這樣說,物理學上的運動第一定律,不是通過實驗證明出來的,因為它根本就無法實驗,而是伽利略想像出來的。

想像不但在科學研究中、文學創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是在對商品的市場定位上,同樣也具有極強的作用。

解放前,我國的化學工業有“南吳北範”之說。

“南吳”,指的是南方的吳蘊初,“北範”指的是北方的範旭東。吳蘊初,江蘇嘉定人。他在上個世紀20年代,曾與人合作在國內首創味精廠,後來被人們稱為“中國味精大王”。

他在最初為其出產的味精命名時,大費了一番腦筋。因為我們中國向來就有“名不正,言不順”之說。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要給商品在市場上來一個準確“定位”。

在此之前,中國不能生產味精,占領中國市場的是日本的“味之素”。昊蘊初想,中國的東西沒必要跟在東洋人屁股後麵叫什麼“味之素”,但那又叫什麼好呢?

中國人習慣將最香的東西叫香精,把最甜的東西叫糖精,那就把味道最鮮的東西叫味精吧。他接著又想,生產的味精該叫什麼牌子呢?他根據味精是植物蛋白質製造的,是素的東西,聯想到吃素的人;由吃素的人,他聯想到他們一般都信佛;佛住在天上,為佛製作珍奇美味的廚師自然是最好的,於是他決定將他生產的味精取名為“天廚味精”。

天廚味精問市後,通過聲勢浩大的廣告宣傳,以及後來正好趕上國人抵製日貨,“完全國貨”的天廚味精不久就聲名鵲起。

吳蘊初由味精是“素”的東西,聯想到“吃素的人”,又聯想到“信佛的人”;由“信佛的人”,再聯想到“天上的佛”。再聯係到“天上的廚”,這樣一環緊扣一環,實在令人稱道。而一個人的想像力豐富,也往往能給人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