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交際範圍擴大了,個人社交日趨頻繁,人際關係日漸重要。諸多的社交場合,拜訪、會見、接待、介紹、求助、洽談、促銷等等,無一不需要使用得體的語言溝通,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海南有個推銷員,一天下午住進杭州一家旅館。進房間放下旅行包,見房內已有一位客人,正躺在床上看報紙。海南人就主動問話。
詞:“請問師傅來多久了?”
答:“我也剛來一刻。”
問:“聽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
答:“噢,山東棗莊人。”
“啊,棗莊是個好地方!我在讀小學時就在《鐵道遊擊隊》的連環畫上知道了。兩年前去了一趟棗莊,還很有興致地玩了兩天呢。”
聽了這話,那位棗莊人精神為之一振,立即起床,先是遞煙,互贈名片,接著一起進餐。當晚雙方就坦誠地談成了互利互惠的一筆生意。
現在社會招聘的廣告越來越多了,表明社會對人才越來越重視了。同時,現代人不再是坐待“伯樂”的謙謙君子,“毛遂自薦”不再受到世人非議。為了使自己的才智和潛能得到最佳的發揮,人們往往需要自我推薦。招標的答辯、招聘的麵試、求職的自薦,都需要恰當的言辭、充分地層現自我而求得認同。請看大學生張某的經曆:
一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張某去麵見一位企業家,試圖通過麵談,向這位總經理推銷自己——到該企業任職。這位總經理見多識廣,根本沒把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夥子放在眼裏。沒搭上幾句話,總經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說:“我們這裏沒有適合你做的工作。”這位機靈的小夥子若無其事地說:“總經理的意思是,貴公司人才濟濟,已完全可以使公司得以成功,外人縱有天大本事,似乎也無需加以聘用。再說像我這種涉世不深的大學畢業生能否有成就還是個未知數,與其冒險使用,不如拒之於千裏之外,是嗎?”
他說到這裏突然故意中斷,用微笑直視總經理。沉默了一會兒,總經理終於開口說:“你能將你的經曆、想法和計劃告訴我嗎?”小夥子又將了他一軍:“噢!抱歉,抱歉,剛才我太冒昧了,請多包涵。不過,像我這樣的人還值得談嗎?”說完,小夥子又沉默了。
總經理反而急切而坦誠地說:“請不要客氣。”
於是,小夥子將自己的經曆、學曆及對該企業的看法作了較係統的闡述。總經理聽後,很快改變了態度。當即對這位大學生說:“你講得很不錯,我決定聘用你了,明天就來公司報到。你的言談顯示了你的潛力,在我這裏會有用武之地的。”
在信息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宣傳。宣傳,是就某一問題向群眾說明和講解,目的是使群眾信服並付諸行動。觀點經過宣傳,才能被接受;政策法規要宣傳,才能順利實施;時局時尚要宣傳,才能為人知曉;好人好事要宣傳,才能使人們廣為效法。商品廣告,高聲叫賣,那是經營者的自我宣傳;辦報刊,建電台,那是更大範圍宣傳。宣傳的方式方法很多,使用最廣的當然是口頭宣傳。口頭宣傳能否收到預期的效果,就要由宣傳者的口才來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