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與金二說東道西,淨問些不相幹的事兒。突然,他狀似隨意地問金二:“按照當地規矩,交割地契那天你家一定吃過酒席吧?”
金二點頭,說置田買地是大事,置辦酒席天經地義。
元好問又問證人是否全部都請到了。
金二說:“一個都不少。”元好問聽了,直誇金二辦事有條有理,絕不是胡攪蠻纏、惹是生非之輩。
接著,元好問又讓證人一個一個進來單獨問話。他態度和藹、笑容可掬,都問些雞毛蒜皮、不痛不癢的事兒。不過所有回答,都讓師爺一一記錄在案。
元好問問完話,重新升堂斷案。眾人突然看到,在縣衙大堂正中間端端正正地擺了一張八仙桌,周圍放了幾把椅子。大家都在心裏犯嘀咕:莫非縣太爺今天要在大堂上請客?請誰呢?
這時,元好問微微一笑,開口說話了:“本案斷到這一步,己經接近尾聲,真相即將水落石出。本官今天興致很高,特地在大堂上專設一席,款待原告、證人,大家辛苦了!”
元好問說到這裏,大堂上一陣騷動,金二一幫人歡天喜地,互相道賀;而金詩書則大呼“冤枉”。
正在這時,隻聽一聲驚堂木響,人們靜了下來。隻見元好問霎時變了臉色,厲聲對金二一幫人說道:“賣地契約上的日期,離今日不遠。原告、證人對那天酒席上的事想必記得清清楚楚。現在,就請諸位按照剛才自己說的座位入席,師爺已經記錄在案,誰坐錯席位,本官定公事公辦,嚴懲不貸!”
這時,大堂內外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人,好戲開始了。隻見大堂上,金二一幹人在那裏抓耳撓腮,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下了決心,卻又出現了幾個人搶一個座位的混亂場麵。
元好問向金二問道:“金二啊,那天你就是這樣待客的嗎?”
大堂內外響起了一片哄笑聲,金二頭上早已冒出了黃豆大的汗珠子,他一看紙包不住火,連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大堂上,大呼:“老爺饒命,老爺饒命啊!”接著,他便招認了自己與同夥的罪行。
原來,金二早就對金詩書家的三畝三分地垂涎三尺,千方百計地想騙過來。前些日子,他見金詩書老父親一命歸西,金詩書又昏昏然不理正事,就與一群酒肉朋友合謀,偽造了一份賣地契約。金二本想趁著新縣令剛剛到任,來個渾水摸魚,誰知元好問不露聲色,設席問案,三問兩問就使他露出了馬腳。
元好問秉公依法懲辦了金二一夥兒,也為金詩書主持了公道,現場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選自《絕妙小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