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在聽得秦宓來奏,華飛送糧之事後,便暗自心思:“華飛與朕,殊無任何瓜葛可言。眼下的這幫諸候們,隻怕沒有哪一個是不想要挾持朕的。他華飛送糧,恐怕也是沒安好心。”
或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緣故,又或是漢室祖宗的保佑。劉協在李倥等人引軍離城之後,終於覺得良機已至,乃暗中與其老仗人——伏玩商量。
伏完亦對劉協言:“陛下此時再不行動,隻怕將來再無機會。”於是,這才有了子劉協,乘著長安城大亂之機,車駕殺出東門之事。
卻李倥等人也不算太蠢,卻為何沒有安排手下看管皇帝呢?原來李倥等三人互相猜忌,因此卻是各派著得力手下們,在看管著皇宮的。
這上軍校尉李維和副車都尉李進兩個人,本來卻都是奉著李倥的命令,引軍在監視著皇宮之人。
國舅董承卻原是牛輔的麾下,現在正在樊稠的手下聽令,卻原也是奉命監管皇宮的一個。至於郭汜所派的手下,乃是一個名喚伍習的部將。
長安西城門亂起,李維與李進心慮自己親人的安危,乃留下千人令他們的另一個親人李暹把守住皇宮,卻自領人去幫李利平定西城門之亂。
不料漢帝劉協捉住這一機會,親引宮人與大臣們自皇宮中殺出,董承也引領著麾下們乘機暴動,登時殺死了粹不及防的伍習和李暹。
西涼眾軍頓時失去了統率,與此同時眾大臣的家仆們包圍了皇宮,漢帝劉協乘機親自揚聲招降混亂驚懼的西涼眾卒。
於是盡收了伍習和李暹的麾下士卒,率眾殺奔東門。此時的長安東城門,卻是屬於樊稠所管的地區,自有其麾下的部將,引領著數千步卒在此處鎮守。
卻不料董承以自己人的身份引軍先至,假裝有要事相商的來尋那部將話,遂趁機拿之。漢帝劉協以皇帝的身份,再次獻身招降西涼眾卒們。
眾卒們見得是九五至尊——皇帝親臨,又有董承等人引眾相隨,其勢甚大。於是,東城門眾卒亦紛紛投降。
皇帝遂在撫慰了眾卒一番這後,命令董承引軍斷後,卻自與皇後並眾宮人與百官們,急奔弘農而去。思欲東歸舊都洛陽,再召忠厚臣子,重振漢室雄風。
不料這劉協前腳剛走,後腳那李維便引著一幫狼狽至極的敗軍歸來,卻見得皇宮一片狼藉,李維這心中不由得,便是大吃了一驚!
他心知定是逃走了皇帝大老爺,乃於大驚之後急令人奔西北城門而出,前去急報於李倥等人知道此事。
卻又急派人知會長安城中的各門守將,聲稱:“若是任由皇帝走脫,待得李倥、郭汜、樊稠歸來時,大家需都沒有什麼好果子可吃。”
於是長安城中各軍皆起,李維再也顧不得西城門之事,親引著數萬大軍向著弘農方向,急追皇帝而去。
頓時,長安城中為之一空。一東一西三路浩浩蕩蕩的人馬,各自揚起了漫灰塵的於秋風中埋頭趕路。
長安受盡苦難的民眾們,也因此在甘寧的引軍接應之下,順利的奔向太白縣城,順著褒水放筏南下。
至此,史記中本該是,長安的百萬以上人口,被災和**給逼得,強者四散、贏者相食、二三年間,關中再無人跡的一場人間大劫。
便就這般的在華飛與徐庶、閻圃的精心謀劃之下;在張任與何曼、甘寧、太史慈、秦宓的齊心協力之下,生生的生了扭轉。至此長安無數民眾們的生命,得到了保全。
卻李維派去之人,剛出了西北城門向著大散關奔不多遠之時,卻不意一頭便撞上了華飛麾下的精騎們。
原來太史慈早已得了密令,因騎兵在攻城戰中作用不大,乃奉命在返回大散關的路上,暗暗命餘下的數千精騎們,綴於眾人之後的四散而去。
卻於長安城通往大散關的要道之上,成群結隊的往來巡邏,以切斷長安城和李倥等人的一切聯係。
不料卻陰錯陽差的反而使得李倥等人不知道,皇帝逃走的消息。而在一時已變得空蕩蕩的長安城中,富麗堂皇的車騎將軍府中,卻又一件大事生。
有一名被李倥擄掠而來,正關於後院之中的女子,乘亂也設法逃出了車騎將軍府。值得一提的是,此女子不僅長相極美,更是無人知道她的身份,卻是大有來頭的。
李倥之子李式,聞報大驚!他心知其父極想以此女子為妻,乃急帶府中的精壯們,出府向著長安西城門急追而去。
而幾在同時,那個派遣仆人去通知李倥的神秘主人,在得知長安驚變之後,卻也在家中同時派遣家仆們,四散而去的展開了行動。
長安的形勢動蕩不安,遠在漢中的華飛卻也沒有閑著,他在經過與徐庶等人的連番細謀之後,同樣的也在針對著長安城,調兵遣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