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謠
我家住在黃海岸邊,
爺爺起錨要遠航
奶奶握著爺爺手
一杯清水代為酒。
熱淚盈盈麵帶笑,
道一聲,珍重。
我家住在黃海岸邊,
孫兒代父去遠航。
母親握著兒的手,
一杯白水代為酒。
熱淚盈盈麵帶笑,
道一聲,珍重。
打開曆史的箱籠,多少奇珍異寶,琳琅滿目,金光四射。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默默長眠於地下的一批鋼筋鐵骨,閃爍著令人難以抵禦的耀眼光輝,他們是金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讓人激動,追憶……我盡最大能力地搜尋著那些及乎讓人忘卻的點點滴滴,還原他們在那個時代的英雄形像。這就是本書的使命和所肩負的曆史責任。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全麵侵略中國的計劃基本形成。除了少部分人安插在中國政府機關而外,大批浪人,特務,***商人遍布中國各地,在軍閥割據的大棋盤上踏進了日本鐵蹄。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全中國人民,反對日寇侵略的聲浪日益高漲,致使日本當局視共產黨為心腹大患。為掃除侵略道路上的礙障,唆使當局或親自進行血腥鎮壓,直至暗殺的手段。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九三六年,在渤海灣南岸發生了一件慘絕人寰地殺人事件……書中的主人公張君毅是先烈的後裔,繼承了父母遺誌,肩負起保衛國土,驅逐日寇的重任,在抗擊民族主義鬥爭中,不怕流血、犧牲,在一九四二年,日寇對山東半島膠東地區大“掃蕩”中,千方百計解救群眾,彈藥打盡,同戰友一起投海報國的故事。
針對中國人民的苦難遭遇,多少革命先烈,一代傳一代地不惜流血、犧牲,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受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的鼓舞,我以愚蠢的筆墨寫下了《黃海謠》,以緬懷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們的大無畏精神和高尚人生。
伴隨著全民奔小康之路嘹亮號角聲的響起,和“一帶一路”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擴展、延伸,這群人早已不再是主流議論的主題。社會熱情逐漸冷卻,至親至愛的人日日凋零……很少有人記起他們。是否能夠藉以激勵那些沉睡在蜜糖般生活中的人,不要忘卻了過去,不要忘卻了曆史長河中先人們的英雄品質,是筆者的最大期盼。
拿起漿來,為祖國的明天,繼續遠航。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有句名言:“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