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1 / 2)

官場上自古就有一句話,叫官大一級壓死人。不過這句話最流行的也就是在滿清王朝,在漢人的最後一個帝國,明代,這玩意不行。明代的文官秉承文官不貪財的古訓,可人畢竟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怎會沒有私心,於是貪名聲總是要貪的。

其實天啟一朝,東林黨勢大而閹黨勢弱,最先魏忠賢也是希望能和東林諸公合作的。可惜東林那幫子正人裏麵都是楊璉、左光鬥這樣的求名之輩,缺的是張居正這樣審時度勢之人,於是魏忠賢為了自保將東林黨一網打盡就不稀奇了。看來內廷的太監是馮保還是魏忠賢,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外廷是何人。

扯遠了,還是回到山海關,後世的人大多以為袁崇煥是個粗魯武夫,許多電視劇中也是以將軍稱呼之。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如果袁崇煥是個武將,就憑他剛才那句話,他不死也要脫層皮,起碼一個不尊上憲的罪名就足以革去他的軍職了。可他偏偏和熊廷弼一樣,是個正兒八經參加了科舉的文官。明代和滿清不同,沒有捐官一說,要當官可以,老老實實考,考不上你爹是首輔也當不了官。雖然有例外存在,但是朱元璋這個淮右布衣把一切都考慮到了,勳貴是勳貴,文官是文官,一個治軍,一個治民,絕不相混。而文官地位自宋朝開始,便高居於武將之上,偏偏宋朝和明朝最終的結局都是被外族所滅,不能不說和文官地位過高脫不開幹係。

又扯遠了,還是來談文官,明代文官好名,以剛直不阿為榮,以阿諛奉承為恥,即使是高第這樣的閹黨(東林黨命名)也不例外。當初嘉靖朝的時候,小小的臨安知縣海瑞都敢給右都禦史(中央紀委副書記)寫信說,您要南巡別打我這裏過,我這裏老百姓窮,經不起您老人家折騰。而右都禦史這麼一個中央大員雖然被氣得七竅生煙卻也無可奈何,隻能變更路線。

海瑞還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咱們的袁崇煥同學可是從三品的參政,這威力自然比七品芝麻官要大的多。

所以雖然被袁崇煥氣得肺都炸了,高第卻不敢當眾處置,隻是冷冷的問道:“敢問這位是?”

閻鳴泰原本還打算緩和一下,卻被袁崇煥上前一步道:“不勞閻兄代言,下官乃是萬曆四十七年三榜進士遼東寧遠道參政袁崇煥。”

這是明代官場的一大特色,官職可以先不報,先把自己是那一屆科舉取士的報了,這樣對方就算要對付自己也要好生掂量掂量了,因為兄弟我是有同年的。

高第一聽是個進士出身的文官,還真的不好拿這小子怎麼辦了!隻是冷哼一聲道:“我剛才的命令還望諸位嚴格執行,本官旅途勞頓,現在要去休息。至於諸位就各回防區,小心任事,不要辜負了皇恩。”

說完,高第就留下麵麵相覷的諸人徑直走了。而閻鳴泰雖然被罷了官,卻也顧不上袁崇煥,他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隨意他埋怨了袁崇煥一下,就跑去給高第帶路了。

袁崇煥這時也很是不滿,他對著跟隨自己來的寧遠副總兵滿桂抱怨道:“孫督師前腳剛走,這位高大人後腳要廢掉我們過去三年的成果,簡直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