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振嶽的回答,天啟帝的內心終於輕輕的鬆了一口氣。和他的太祖皇爺爺不同,他對於皇權並不是很看重,不然他也不會允許東林黨在他繼位的頭幾年搞什麼眾正盈朝的奇觀了。但是他終究是皇帝,他終究是朱元璋的子孫,就算他身體病弱,他也依然有屬於皇帝的驕傲。所以,他不允許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把他當成擺設和木偶,自然他也不允許臣子違背自己的意願。魏忠賢不行,張振嶽也不行。
“愛卿,到了江南一定要好好幹。朕實話告訴你,朕的內庫銀子已經是快告空了。可是無論是西北的災荒還是遼東的軍費每年都是小二百萬兩的開支,朕算過了,最遲堅持到天啟九年,朕這銀庫就得空了。所以這兩年,你得在江南替朕把局麵打開,總之,想辦法弄銀子。”
張振嶽一聽這話心裏就嘀咕開了,天啟九年?!他可是清清楚楚的記得,眼前這位病怏怏的皇帝到明年的八月就差不離要駕崩的。自己這般去江南辦差,將來一旦變天肯定也是難逃被追究的份。想到嚴嵩,想到張居正,張振嶽不由自主的一哆嗦。
他在後世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沒有背景隻有背影的小人物,結果莫名和二個知己好友一起穿越到了明朝,還是這該死的明朝末年也就算了。成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還立下了幾件奇功也算是賺了。偏生一個入京述職居然和曆史上風評為昏君的天啟帝掛上線了,而現在更是要去替這位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去炸碉堡了,而且很可能是阻礙大明這艘四處漏水的破船繼續前進的大碉堡。
想到這裏,張振嶽居然生出天降大任於廝人已的豪氣來。怕什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呸、呸,怎麼想起這句來了,大吉大利。
張振嶽雖然決定去捅馬蜂窩,可他不是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沒有玉石俱焚,舍生取義的覺悟。所以他的想法很美好,既要捅掉馬蜂窩,還要保證自己全身而退。
天啟帝似乎早就猜到這些臣子們在這個時刻的反應了,他換回原來那副人畜無害的笑臉道:“當然了,皇帝也還不差餓兵了,這麼大個差事落在你頭上,朕總得幫襯你一把才是,你說說看,你需要什麼?朕都許給你。”
張振嶽等得就是這個,而且這麼個差事也容不得自己說大話裝客氣了。他規規矩矩的起身道:“皇上,微臣接的這個差事有多難微臣清楚,可是微臣是皇上的臣子,貪生怕死自是不能。可微臣怕的是自己死了事小,差事沒辦好就事大了,所以臣鬥膽請求皇上許臣幾件事。”
天啟帝就怕張振嶽沒要求了,如果這小子跟那幫迂腐文官一樣貌似胸有成竹的說沒問題,那天啟帝就得重新考慮自己的這個用人是否妥當了。說起來天啟帝用人確實是不賴,不管東林黨如何潑髒水,這位爺在位的時候硬是沒出什麼亂子,當然如果刑殺幾個東林黨骨幹算亂子的話除外。在張振嶽心裏,這位天啟帝的能力怕是比發動萬曆三大征的萬曆皇帝還靠譜一些。萬曆是被文官集團氣得三十年如一日不上朝,而這位爺則直接把朝堂那些不知好歹的文官全部換了,隨便搞一批人頂上就是了。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是滿大街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