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聯合軍,這麼一個閃亮的名字很快就要在世界曆史的舞台上冉冉升起了。
張振嶽很快就敲定了歐亞聯合軍的組織結構,他本人將親自擔任歐亞聯合軍的總司令官,聽聽這名字,就很歐洲範。然後下麵的機構和職務設置也是很亞歐結合的意思,包括設立了參謀官、軍需官、軍法官三個輔佐職務。
下頭依然采用新式陸軍的團連結構,共設立三個炮兵團(288門6磅炮、450條天啟七年膛線槍和六百支四米五長刺馬槍)、二十個步兵團(一萬條滑膛槍,四千條天啟七年膛線槍以及四千把戚家刀加四千藤牌盾)、四個騎兵團(六千重裝騎兵,有錢人啊!)。這二萬七千人將被分為三個混成師,周遇吉、曹文詔分別出任第二師總兵官、第三師總兵官。而吳六一則擔任第一師副總兵官,總兵官虛設,張振嶽自理。
參謀官由一個年僅二十五歲的直隸小吏閻應元擔任,這人是張振嶽在蘇州任上發現的。當日鎮壓民變,這個小吏見機快,給範景文出了個應對之策,隨後範景文成功敲開了蘇州士紳的門,為張振嶽成功收拾局麵立下大功。
張振嶽隨後抽空見了閻應元,突然想到了曆史上那句有投降的將軍,無投降的典吏的名人好像也叫閻應元,會不會是一個人?再一問,還真的是直隸人,而且腦瓜子轉的也快,於是就被張振嶽收入軍中。
人才不是天生的,一個人才的產生是需要曆練的。閻應元隨後在遠征南洋的戰事中一直被安排跟隨在宋小魯左右,雖然他讀書不多,但是學習能力很突出,很善於舉一反三,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參謀人員。張振嶽這次遠征歐洲,自然是要帶上閻應元,讓他去見識一下大世麵的。是金子總會發光,閻應元這樣一個人在原本的時空也確實是發光了,不過發光的地方不好,直接就在一個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地方江陰登場,雖然堅持了八十一天,堪稱奇跡,按卻也因為身在一個必死之地,不死也不行了。大明的體製就是這樣,閻應元這樣能用的人居然隻是一個微末小吏,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卻又是些碌碌無為之輩,真正的配置錯誤,想不死機都難啊。
大明的天啟皇帝給了張振嶽一個平台,而現在,輪到張振嶽給周遇吉、閻應元這樣的人一個平台了。這些在曆史上通過自身努力用生命為代價發出耀眼光彩的人,現在終於有機會既不用送命,又可以光芒四射了。
軍需官選得是逯家三兄弟中的逯恒祥,軍法官則是由水師總兵施大暄兼任,這老小子有些殺氣,而且張振嶽估計到了地方後,水師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不大,到是估計也就是幫著軍需搞搞運輸什麼的,這個時候兼任軍法官還是可以的。
這次水師的主力不動,畢竟還要防著自己這個鎮山老虎離開後鄭芝龍南下的可能,朝廷強大的時候鄭芝龍或許會滿足於目前能拿到手的紅利,如果等到朝廷衰弱了,那就保不齊了,這可是個連皇帝都敢甩賣給建奴的混賬。
所以施大暄這次隻是帶著二十條戰船和三十條新造寶船把大軍送過去然後待在那裏,具體再說發展什麼的則要等到地方再說了。洪旭、甘輝被再次起用,一個駐兵呂宋,一個駐兵星城。施大暄九歲的兒子施琅、鄭芝龍六歲的兒子鄭森、烏恩其五歲的兒子巴特爾,張振嶽自己那四歲的兒子張彥宏也都在這次遠征的名單上。前三個都是張振嶽的義子,帶著的目的除了曆練外,就還考慮到他們父親的忠心問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帶上自己兒子則完全就是要曆練,唐秀雲因為是主母,而且已經懷了二胎了,所以必須坐鎮星城。而布木布泰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拿到了跟張振嶽一起出征的機會。因為生頭胎的時候沒養好身子,所以醫生判斷說布木布泰可能很難再懷孩子了,因此她把自己唯一的孩子張彥宏看得很重要。現在這麼努力要求一起出征,張振嶽都不得不懷疑,這小妮子究竟是舍不得自己這個丈夫,還是舍不得可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