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雲南,無論如何地主還是要見一麵的,不過真的看到那故作威儀,實際上卻還是一身孩子氣的黔國公,張振嶽就知道自己的計劃有一半成功的可能了。
在五華山的山坡上,張振嶽跟蕭嚴進行了一次有關於未來的討論。
話頭是由蕭嚴起的:“不到這個時代就不知道這個時代的難處,以前我看曆史上那些讓人歎息扼腕的地方,總覺得要是自己來做,肯定會如何如何?等到自己真的來做了,才發現原來事情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哦,幾年不見,二弟看起來是感悟不少了,說來聽聽!”張振嶽一下子來了興趣。
“大哥知道我為什麼能活到現在嗎?就是因為我根本不守規矩”蕭嚴自說自話道“趙總兵守規矩,他死了;袁督師守規矩,他死了;滿總兵守規矩,他死了;祖大壽沒守規矩,他活下來了,所以我也沒有再守規矩。去山東打毛文龍的餘孽,我是一路搶糧食過去的,沒辦法,溫體仁那個老王八蛋根本就是公報私仇,而朝廷也是窮得叮當響,根本拿不出我的軍糧。我不想吃敗仗,我不想走袁督師他們的老路。所以我丟棄了那份絕對的服從,而且再也撿不起來了。這次我的雲貴總督沒了,其實也沒什麼,無非是我搶了蜀王的糧庫,可如果沒有這批糧食,大哥,咱們這些軍隊都不用去打什麼土司,直接餓都餓死在雲南這個地方了。這大明我看是氣數盡了,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皇帝是個想把國事辦好的皇帝,可光他一個人想有什麼用。看看他的周圍,全都是一幫以忠君愛國自詡,實則結黨營私亂政的混賬玩意。大哥你知道張溥嗎?居然幾次派人送信給我,讓我支持他的複社,哦,還有足足十萬兩銀子,他們這是想做什麼?操控朝局?唉,這些都不說了,現在的大明基本上沒有幾個真心想把國家搞好的,都在算計自己家的利益。大哥您說,如果我守著規矩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我豈不是早就玩完了!”
張振嶽看著這幾年成熟起來的二弟深吸一口氣,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他覺得自己之前的擔心都沒有了意義,一個和自己同樣看穿了大明帝國本質的二弟還需要自己開導嗎?
過了許久,張振嶽才對蕭嚴開口道:“回來吧,二弟,和我們一起幹吧,我們不當那修修補補的裱糊匠,我們一起努力,積蓄力量,重建一個嶄新的大明如何?”
“重建一個嶄新的大明?”蕭嚴很是困惑的看著張振嶽。
“這個鍋我們不補了,這些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事實上我們也沒有能力改變什麼,他們也不值得我們去為他們改變什麼,我想要的不是大明不滅,而是中華不滅。什麼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讓這話見鬼去吧!華夏會一直都在,誰也別想奴役他,除非我們都死了。”
蕭嚴聽完這話很是激動的點點頭:“大哥,這次我聽你的,你說吧,怎麼幹?”
張振嶽點點頭:“這次我雖然帶來了二萬八千名參加過歐洲戰爭的精銳士兵,但是雲南山路崎嶇,我能帶的彈藥和大炮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必須徹底的控製整個西南,這顯然光靠武器是做不到的,我們需要策略,最為重要的是,西南應該被我們打造成未來我們在大陸上發起反攻的基地所在,而現在這裏除了一堆擁兵自重各自為戰的土司什麼都沒有。難怪曆史上李定國百戰百勝也沒辦法從戰略上戰勝清軍,這個地方根本就提供不了足夠的兵源和物資,軍隊隻能是越打越少,戰爭也隻能是越贏越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