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1 / 2)

北京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全國,雖然這個時代的科技跟經曆了兩次工業技術革命的後世無法相比,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信息在這個時代傳播的速度。尤其是在大順軍自身四處傳檄的情況下,這傳播的速度可想而知。

奪取北京之後,李自成傳檄天下,命令尚處於明朝控製下的地區文武官員速速來投,不得延誤。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傳檄而定了,但是這樣的命令能有幾個人聽就不得而知了。。。

至少過了黃河,這命令就變成擦屁股紙了。

這個時候南明還沒建立,曆史上的南明建立是公曆的五月,換句話說,是北京城破後的一個月了。所以大家還是各幹各的,沒有名義上的新君。

“南京現在是鎮守太監盧九德、兵部尚書史可法、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五軍府大都督保國公朱國弼四人當權,看這個樣子,我那兄長怕是控製不了這個局麵了”張振嶽接到大順軍的檄文是在三月二十九日,已經是在北京城破後第十二天了。雖然大明亡了,但是驛站係統卻是照常運轉,八百裏加急也是照發不誤。實際上在三月二十三日,張振嶽就已經接到了飛鴿傳書,知道了北京的結局,在二十六日,也接到了秦浩和施大暄的飛鴿傳說,知道了崇禎帝的家人已經被接出來的好消息。這個時候他正和一班屬下在討論江山社稷的大事,看看能不能讓太子在南京登基稱帝。

“國公爺,若是先帝尚在,到了南京,那麼局麵自然是能控製的”深知內情的阮大铖第一個發言:“若是立先帝子嗣,複社諸公也必然會讚成,但是如果是國公爺你把太子送到南京,那麼這就兩說了。”

“怎麼講?”這實際上是一個小範圍的私密會議,張振嶽主政西南之後,參照後世的經驗,按照範圍將會議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就是這種私密會,一般就是麾下的幾個文官布政使、武官總兵參加,連十一司的主事也沒有資格列席。第二個等級是議政會,範圍會擴大到十一司主事以及武官參將以上參加。第三個等級是吹風通氣會,這個範圍就大了,文官縣令以上、武官遊擊以上,就算不能出席也會發“內參”。等會這個私密會結束後,下午就要開吹風通氣會,把北京的事情跟大家做個通報,省得下頭有人胡思亂想。

“複社雖然號稱是為國為民,其本質還是強調門戶之見,黨同伐異。這樣的組織是不可能看著國公爺您大權在握的,一旦您真的把太子送到南京,那麼他們伐異的對象可就變成國公爺您了。”阮大铖雖然在曆史上被人弄得是臭名遠揚,但要說起這個見識,那些罵他的人恐怕還真的是有些不知好歹了。

“哦!”張振嶽聽到這話也是一怔,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放鴿子給秦浩,告訴他們,如果皇子們要去南京,不許,繼續按照最初的方案在廣州上岸,同時讓方以智帶著我的命令去廣州,讓李岩好生戒備,讓方孔炤準備接駕。。。好了,都散了去吃飯,下午開通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