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山西鋤奸(二)(1 / 2)

曆史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歌頌的到底是英雄和正義,還是權貴和邪惡。

尚可喜是個什麼東西,鐵杆漢奸一枚,靠著吃同胞的肉,喝同胞的血上的位,雖然因果報應,他的子孫後來被他的主子給遺棄了,但是他是漢奸總是事實吧,他吃過人肉總是事實吧,他是畜生這總是事實吧!可偏偏就是這麼多事實,都抵不過一個平南敬王的封爵。

300年後,居然還有一群自稱尚可喜後人的無恥下流的東西,穿著滿清的官服舉行尚可喜誕辰300周年紀念活動,這都是誰的褲子拉鏈沒拉好,把這幫恬不知恥的東西露出來了。這漢奸還他媽當出品味來了。

如果說尚可喜之流還隻是他們家自娛自樂,那麼如晉商這樣的,就是全民娛樂了。在後世有那麼一段日子,張振嶽他們特別愛看《喬家大院》,這片子太勵誌了。但是等到張振嶽書讀的多了,道理明白的多了,他突然發出了一個感悟,這個山西的商人真TM的。

後世那些財大氣粗,把自己家鄉挖得一塌糊塗,賺著人命錢的煤老板就不去評論了。反正是洪洞縣裏無好官,山西沒有好風光。

在明清相交之際,有一幫據說是山西商人老祖的畜生,為了自家的幸福生活,為了自家的盆滿缽滿,開始了人類曆史上最醜陋的原始積累,他們連黑社會和李自成這樣的革命領袖都不如。

在印度神話中有三位主神:創造神、破壞神和調和之神,創造神主管創造,破壞神專管對前者的勞動成果進行破壞,調和之神居中進行協調。而努爾哈赤先生則是個純粹的破壞神,在遼東大地專搞破壞,不搞建設,占一塊地方就搶光一片,當時的遼東連老鼠都沒發生存。當然,努爾哈赤不是不想搞建設,而是他的手下除了打仗和打獵在行,對種地、打鐵一竅不通。更糟糕的是當地自然災害連年不斷,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據記載,自萬曆年間開始的“小冰河時期”,CPI一路飆升。當時後金統治區雖然隻有七十萬人口,但百姓易子而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也要二十兩一匹。

晉商看中這一點,就以張家口為基地,從全國各地采集商品,然後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後金政權大量輸送糧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資。努爾哈赤也不虧待他們,把人參、鹿茸、獸皮等貴重物品交換給對方,讓這幫唯利是圖的奸商們高興的不得了。漸漸的,雙方建立了很深厚的利益關係,重視間諜戰的努爾哈赤就把雙方貿易內容從食品衣服擴大到情報。據《清實錄》記載,天命三年(1618),時有山東、山西、河東、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易者16人,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後金崇德三年(1637),皇太極曾命滿族貴族帶領100名內地漢族商賈,攜帶貨物到歸化城貿易。清兵入關,軍費支出猛增,財政十分困難,對此,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曾建言:“山東乃糧運之道,山西乃商賈之途,急宜招撫,若二省兵民歸我版圖,則財賦有出,國用不匱矣。”由此可見,後金政權對晉商的重視程度有多高。皇太極的戰爭機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都來自“誠信”通天的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