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報紙從誕生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曆史,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
1450年,歐洲的德國人穀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於是印刷的報紙開始發行。1493年,羅馬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了哥倫布航海的消息。當時的報紙隻是在發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時才發行。
1609年,德國率先發行定期報紙,雖是周報,但很快波及整個歐洲。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1650年發行於德國,法國1631年才出現報紙,而英國由於當時發生了政治事件,報紙才得以發行。美國的第一張報紙是獨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頓郵局局長發行的《波士頓通訊》。曆史發展到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相繼發行,並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在遠征歐羅巴期間,張振嶽很有幸看到了這樣一份粗糙的報紙。當時他並沒有對此產生多少重視,因為需要他重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即使是在離開歐洲的頭十年裏,張振嶽也沒有認識到報紙的重要性,隻是在明朝滅亡之後,他在反思為什麼清流多社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的原因的時候才意識到報紙的重要性。
儒家能夠在中國封建帝王時代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原因有二,一個是官員的選拔和由此帶來的士的特殊地位;二個是對文化的壟斷,導致他們對於言路的壟斷。
其中第二點尤其明顯,對於山野村夫和市井小民來說,他們是見不到什麼大官的,他們身邊的讀書人、有功名的士子就是最權威消息的發布人。這也就是為什麼魏忠賢派錦衣衛到江南抓捕東林黨的時候,數十萬市民會憤怒的圍攻皇帝的錦衣親軍。這數十萬雖然有東林黨誇張的成分,但是另一方麵也說明了言論對於一個帝國的重要性。所以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換句話來說,這些圍攻錦衣衛的市民才是真正不明真相的群眾。
張振嶽很清楚的意識到了東林黨的力量從何而來,就是把持言路,讓天下清議盡歸東林。
看起來確實是太可怕太強大了,即使貴為皇帝,萬曆也無法戰勝這個清議,這就更不要說阮大铖這樣讓清議弄得滿街喊打了。
但是張振嶽卻恰恰從這裏麵找到了對付東林黨的辦法,其實人也好,團隊也好,其強大的地方往往和致命的弱點是一個地方。
你不是靠壟斷言論為生嗎?那我就打破你對言路的壟斷。
張振嶽的辦法就是辦報紙,以及推廣文字掃盲運動。這個掃盲運動首先從軍隊開始,張振嶽知道自己的權力從何處來,所以他是不會允許有人搞亂他的軍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