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建設監理
作者:饒文昌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要想獲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重視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文章對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提出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創建企業品牌的推手和企業發展的動力,並對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基本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TU7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3)05-110-02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一個企業得以長期生存,不僅僅要靠靈活的經營管理理念和不斷開拓創新的能力,更要靠強有力的競爭力。作為專業化的服務機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應積極拓展服務功能,以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豐富實踐力應對各種情況,為建設單位提供有效的服務,這種服務包括工程質量控製、進度、投資和安全施工等方麵。近年來,隨著我國工程管理的四項基本製度的逐步形成(建設工程監理製、建設項目法人責任製、招標投標製、合同管理製),我國工程建設管理逐漸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也吸引工程監理人員的加入。以監理工程師為基礎,國家強製性監理與企業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建設工程管理日漸使得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成長並壯大,在綜合協調控製建設工程的質量、進度、投資和安全等方麵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國自1988年開始實行監理,1993逐步推廣,1995允許個人辦公司。按照《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的要求,我國2009年實行了全國工程監理企業資質證書的換發工作。新資質標準實施後,大型工程監理企業數量與換證前相比變化不大,中小型工程監理企業數量有所下降,其中丙級資質企業大幅減少。如何在複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保持建設工程監理企業的生命力呢?文章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唯一的資本。
1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概念
1.1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建設工程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項目法人的委托,依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設合同,對工程建設實施的監督管理。一般來說,建設工程監理是代表建設單位對承建單位的建設行為實施監控(質量、投資、進度、安全等)的一種專業化服務活動。目前,中國現行的工程建設管理體製是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下,由業主(建設單位,甲方)、承建單位(乙方)和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丙方)三個建設活動實體直接參加的管理體製。建設工程監理的行為主體是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以第三方的身份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和授權,依據包括工程建設文件、標準規範、建設工程委托監理合同、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的建設工程合同開展建設監理活動。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是指具備法人資格,具有監理資質證書、取得營業執照的依法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業務活動的經濟組織。
1.2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關於核心競爭力理論研究倍受業界關注。真正意義上的開創者當屬普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爾(Hamel)。Prahalad和Hamel發表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該文中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力,但長期而言,起決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內在的,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一種核心能力。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棵樹,企業的核心能力就是樹根,他決定著企業這棵大樹的成活與枯萎。20世紀90年代,核心競爭力成為戰略管理理論的代表。有學者認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知識管理創新,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和處理好各種關係特別是分配關係等。依據這一說法,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應該是該企業與競爭對手在競爭過程中為贏得市場份額、獲得利潤時所具有的能力,表現在能整合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專業知識技術、質量服務體係、企業文化、管理創新等方麵的獨特力量。它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保證企業自身監理業務的質量和市場份額的占有,創造價值。同時,還能憑借其自身條件和特點,開展諸如工程谘詢、工程審計、工程招投標谘詢、工程造價谘詢等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