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義
2.1 核心競爭力是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創建品牌的推手。曾經,工程監理市場的競爭主要是工程監理費用的價格競爭,導致惡意壓價的現象比較嚴重。新頒布施行的工程監理費取費標準明確規定了對惡性壓價、競相壓價行為的處罰條款,針對某一項工程而言各監理企業投標價格基本上是一致的。這表示工程監理市場競爭趨於良性競爭,即綜合素質和監理水平及能力上的競爭。工程監理企業要想具有優勢,不僅要盡快提升企業監理水平和能力,更要精益求精,創立自己的品牌。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製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聯係的知識體係,它包含了一係列的經驗和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能夠有效地縮短創立新的品牌建設所需的時間和成本。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對企業品牌的創建,可以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的不斷優化、企業經營業績的創造、優良企業文化的創新以及良好企業社會形象等完成,這些都離不開企業核心競爭力。
2.2 核心競爭力是建設工程監理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做大做強幾乎是每家建設工程監理企業的目標,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和服務過程中能讓業主滿意,也就培養了大量的忠實服務對象群體,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帶來了很強的服務對象回頭率及吸引力,這即是核心競爭力在此方麵的重要體現。企業如果缺乏核心競爭力,就缺乏無形資產的有力支撐,如果僅僅依靠巨大的廣告投入來提升企業知名度顯然是高成本低回報的。核心競爭力在監理企業發展過程中有以下幾點作用:核心競爭力具有打開多種潛在市場、拓展新業務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監理企業獲得恒久競爭優勢的基礎;核心競爭力也是實現用戶根本的利益的籌碼。
3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影響因素
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很多,筆者在綜合參考大量的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認為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可以從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上去考察影響因素。
3.1 外在環境因素。
3.1.1 本企業在相關產業中所處的基本情況及競爭力量。總體上來看,該企業是比較優勢的產業還是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是朝陽產業還是成熟產業?是盈利產業還是虧損產業?我國建設監理企業才開始二十多年,屬於新興的產業。在相關產業中,影響著監理企業盈利水平的行業環境因素主要來自於本地區、外地區和新生監理企業的威脅、社會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狀況以及業主的資金支付能力等方麵,這些外在環境,將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形成帶來一定的間接影響。
3.1.2 本企業的社會關係。監理企業的社會關係主要是指企業和政府、行業標準機構、谘詢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橫向關係。眾多關係中,與政府的關係最為關鍵,主要表現在對企業的管理製度、有關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的理解和執行等方麵。如前所定義,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知識管理與創新的能力,如果對本企業社會關係不了解或者不能有效挖掘這些社會關係,那麼,企業便不會具有生命力。
3.1.3 其他環境。比如監理企業所在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金融環境、技術創新環境、安全環境、生態環境等。
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外在社會環境非常複雜,有效利用和改善環境,將對監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3.2 內在動力因素。
3.2.1 價值因素。價值因素首先表現為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企業效率方麵,能給建設單位帶來更多利益。這一要素能使建設監理企業效率提高,獲得較高的市場優勢,又能給到業主以超過他們價值判斷的能力。這種價值要素通過工程監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專業技術素養和水平、現場的綜合協調溝通能力和完善的工程監理記錄等表現出來。這就需要企業能積極主動提高自己核心競爭力。
3.2.2 知識(經濟、技術、管理和法律等)因素。知識是監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源。知識存量和結構決定了建設監理企業的資源配置和創新能力,這將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體現強大的競爭優勢。監理工程師要向業主提供工程項目的技術谘詢服務,就應該能夠發現和解決工程設計單位和承包人不能發現的和不能解決的複雜問題。為此,成功的建設監理企業中的工程師,首先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理論水平,包括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知識、科學管理知識和一定的法律知識。能把建築、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工藝等方麵的知識融於監理工作之中,去製訂細則,審批方案,做出決策,監督實施和及時發現並處理問題。監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包括四個方麵,即經濟、技術、管理、法律。經濟主要是指技術經濟知識。監理工程師應能進行技術方案的經濟比較,應掌握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概預算的編製與審核等。技術主要是指建築、結構、安裝、試驗檢測等專業工程技術。管理主要是指監理工程師要掌握現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如網絡計劃技術,費用、進度、質量的控製方法,計算機輔助管理技術等。法律主要是指與工程監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等,如建築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施工監理規範、工程施工監理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