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昨天才回來,東西都還原分不動的放著呢,提起來就能走。
等趙母拿著東西出來的還是,如花早已經等著了。見到趙母,上前扶著:“娘,我們讓二牛哥送我們議一趟吧。”
趙母點頭。看也不看兒子媳婦,走出這個不歡迎她的地方。
一行三人來到二牛家門口,說了要借牛車的事情。
二牛跟他媳婦麵麵相覷,這明天就要過年了,咋這個檔口還要回縣城裏啊。
看到緊跟著後麵追來的趙大柱,二牛媳婦明白了。當下就讓二牛去套車,自己則扶著趙母回到自己家:“嬸子,對不住啊。昨天二牛回來跟我說你們住的地方多漂亮,我嘴快,就跟鄰居說了兩嘴,這不就……”說都這妞,二牛媳婦紅著臉難為情的看著趙母和如花。
趙母拍拍二牛媳婦的手:“不怪你,孩子,這還要給你們添麻煩。大過年的,讓二牛來回折騰。”
如花也在一旁道:“嫂子,這真不怪你。”
她們越這麼說,二牛媳婦越自責。當下咬咬牙,對趙母道:“嬸子,你看,都怪我,才讓你們沒法過個安生的年。我們家是外來戶,在這裏也沒個親戚的,您老要是不嫌棄,我跟二牛就厚著臉皮,跟您走一起過個熱鬧年,您看咋樣?”
趙母聞言,看著如花。如花當然願意了。趙母也歡喜的應聲。當下二牛媳婦手腳利索的收拾了東西,扶著趙母就出門了。
二牛見媳婦手上挎著包,正疑惑著。如花將剛才達成的協議對二牛說道了下,二牛也是滿心歡喜。
這讓一隻等在門口的趙大柱萬分傷心。趙母最終不落忍大兒子,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這是給你過年的,這錢,你留著,別給你媳婦知道了。”說完,扶著如花的手,上了牛車,一行人,又浩浩蕩蕩的出了村。
趙家門口的劉瑛姑看著二牛一家人都跟著去了,站在門口潑婦罵街,內容大概就是一群沒娘心的,她操勞著全家,結果這喜人發達了,不但不幫助自己,還胳膊肘往外拐,盡幫著外人雲雲。又罵二牛家的不要臉,會巴結等等。
本就一肚子冤枉氣沒地兒撒的趙大柱,這下再也忍不住了,跳起來衝到劉瑛姑麵前,劈頭蓋臉的就打了下去。
劉瑛姑尖叫著滿屋子竄,趙大柱就跟在後麵追,一時間,院子裏雞飛狗跳。趙家這個年,算是過不好了。
等如花一行人趕到縣城的家的時候,已經過了晌午了,因為打算在村子裏過年的,所以臨走的時候將這邊的不宜久放的食物全部都清理了。當下如花讓趙母安頓二牛一家,自己就去街上買菜去了。
簡單的做了幾個菜,幾個人歡聲笑語的過了個下午。特別是二牛家的兒子,祥哥才三歲,正是好動的時候,趙母看著祥哥,就跟看自家的孫子似的,一下午,就跟祥哥兩人樂嗬嗬的過去了。
明天就是過年了,本來打算去村子裏過年,結果什麼年貨都沒準備,又多了二牛一家,於是如花就帶著二牛媳婦出門采購明天要用的食物了。
第二天,如花看著在廚房裏忙碌的二牛媳婦,感概,這幸虧有二牛媳婦,不然她還真的玩不轉古代的過年啊。這要準備的,需要講究的,太多太多了。
結果到了下午,得知如花一家回了村又回來的郭二娘不請自來了。“悅己”今天也放假,一直到正月初八。郭二娘說自己一個人過年沒意思,就想著來這蹭飯了。
趙母好多年都沒過過這麼熱鬧的年了,當下拉著郭二娘,親自將人給迎接了進去。
如花笑笑,準備多做一些菜。等快黑了,周圍的人家已經開始放鞭炮祭祖了。趙母也就象征性的做了三葷三素祭祖,燒了點紙錢,放了掛鞭炮,而後喊順子和如花過來磕頭。倆人依言磕了頭,趙母就揮手讓他們走開了。於是她就一個人一邊燒錢,一邊念叨。將著這一年發生的一些瑣事,嘮嘮叨叨的說著。如花見狀,也不打擾,回到廚房幫二牛媳婦還有郭二娘開始忙除夕宴。。順子則乖巧的幫助二牛張貼對聯,掛燈籠。三歲的祥哥一個人滿院子瘋跑,一會兒跑到二牛身邊,仰著小臉跟二牛說話,一會兒又跑到廚房,喊著娘親要“抱抱。”郭二娘看到祥哥,也是歡喜的很,當下撇下廚房裏的倆人,抱著祥哥出去玩了。等回來的時候,祥哥一手一個燈籠。懂事的將手上的一個遞給順子:“小叔叔,玩。”
順子接過燈籠,帶著祥哥玩。被拋棄的郭二娘幽怨的看著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