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正視自己,是什麼讓你不快樂(1)(1 / 3)

不快樂一定有不快樂的原因,但你必須先發現不快樂,承認不快樂,才能進一步找出解決方法。能夠感覺自己不快樂,是很聰明的自我察覺。

一、完美主義者的憂愁

生活中,你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

“不要在地毯上行走,因為今天早上剛打掃過。”“這份文件,一定不能有任何錯誤。”“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這些人,有一個統稱:完美主義者,他們有的追求工作上的完美,永遠要求自己隻能做到最好,不能有一點瑕疵;有的追求人際關係上的完美,希望人人都喜愛自己,容不得別人對自己有半點不滿;有的則是追求生活上的完美,無論吃飯、穿衣,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然而,這樣的人恰恰是最不容易快樂的人。

一個一味追求完美境界的人,往往既是自我嫌棄的高手,又是挑剔別人的專家。當自己不能達到理想中的完美高度時,很容易自我否定,或作繭自縛,或自暴自棄;當別人沒有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完美時,又百般挑剔,心懷不滿和怨恨。追求完美的人,在精神和感情上隻享用“純淨水”,對“自來水”視而不見。“純淨水”雖然清澈潔淨,無半點雜質,但是“水至純則無營養”。

一個刻意追求完美的人,容易一葉障目,因為一點小小的缺陷,遮蔽了審美的眼睛,使目光滯留在缺陷上,而忽略了周圍其他美好之處,以至於整日沉浸在自怨自艾當中。

一個一味追求完美境界的人,容易焦慮、沮喪和壓抑。事情剛開始時,擔心失敗,幹得不夠漂亮,不敢全力以赴爭取成功。而一旦失敗,會異常灰心,隻想盡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離,沒有從失敗中獲取任何教訓,而隻是想方設法讓自己避免尷尬的場麵。背負著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抱著這樣一種不正確和不合邏輯的態度對待生活和工作,從而永遠無法讓自己感到滿足,隻能每天都在焦灼不安中度日。

追求完美的人的挑剔很多都是無根無據的,這種挑剔隻是源於追求完美的本質,其實問題還不在於這些挑剔是否有無根據,而在於他們為這些挑剔花費了很多心血,消耗了很多能量,卻並沒有改變什麼。對現實有諸多苛求,卻什麼都沒有改變,這往往就是煩惱的根源。

作為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追求完美雖然無可厚非,但是,你要明白,這世界上本沒有完美的事物,也沒有盡善盡美的生活。美麗的花兒不香,白璧也有微瑕。別再在一些瑣碎小事上過分苛求自己,過分苛求別人,當你做好應該做的事情,能夠原諒自己,接納他人時,不愉快就會消失,快樂自然來敲門。

二、有一種錯誤叫執著

傳說,在遙遠的西方,有座伊甸園。那裏的人們無須勞作,就有華麗的服飾、豐富的菜肴、舒適的住所,一切幸福和快樂盡在其中。向往它的人們,深深地被這個神奇的伊甸園所吸引,耗盡一生的精力去尋覓,甚至有人為此付出生命,但最終也沒能尋到那座讓人向往的伊甸園。

每個人都做過這樣一個美麗的夢,在夢中,走進了向往的美好而幸福的伊甸園。無論路有多曲折,無論路上布滿多少荊棘,依然朝著遙遠的目標,為了心中至高執著的信念,不斷前進。

隻是,你是否始終隻顧著拚命地奔走,而忘記停下腳步思索過,這樣一味的執著是對還是錯呢?過分的執著,讓你的眼睛隻在意追尋的目標,而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忘了停下來歇歇腳,,給自己一個充分的理由,給身邊和周圍的人一個平和的心境,和他們共享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那些心境祥和,真正懂了快樂是什麼的人,即使經曆著風餐露宿,也不曾悔怨,因為,他們在奔走的途中,懂得欣賞並陶醉於一路上過往的風景,無論荊棘還是鮮花。

你一路深情地向往、苦苦地追尋……其實,你風塵仆仆的腳,始終就踩在伊甸園的土壤上,踩在快樂的土壤上。

執著,有時候也是一種錯誤。

希望你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要過於執著,這樣你才能始終享受著充實、祥和、和諧、忠誠、善良和愉快的美好生活……

三、欲望太多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