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尋福樓拜曆史小說《薩朗波》中“曆史主義”的坍塌(2 / 2)

(三)缺失曆史主體意識的主人公

福樓拜的這部曆史小說《薩朗波》中的主人公是缺乏曆史主體意識的,這顯然與傳統理性曆史主義的特征是相悖的。在小說中,福樓拜塑造的男女主人公都對自己的曆史行為所具有的宏偉含義沒有任何意識,從而使得整個曆史小說的故事情節在開展的過程中,其曆史事件經曆的主體與曆史事件結果之間存在著毫無關聯的尷尬關係,並沒有能夠像曆史真實的描寫那樣,具有明確的因果目的性的關係。具體來說,小說中的女主人公薩朗波剛開始沉迷於宗教幻想,後來又陷入到肉欲的渴望中難以自拔,然而,在此期間,她對於自己所經曆過的幾次較為重大的政治性事件和具有曆史意義的行為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而小說中的男主人公馬托其所做的一切行為和動作根本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想法設法得到女主人公薩朗波,小說中所描述的幾場曆史戰爭對於他來說毫無意義與價值可言,或者說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夠進入到馬托的思考範圍以內。

福樓拜的這部小說《薩朗波》被界定為曆史小說,其中不乏對於曆史真實性的追求與描寫,也並不缺乏對於曆史的行動,但是其缺乏了對於曆史行動意義的主體性意識與表現。從本質上來說,福樓拜這種對於小說主人公曆史行動意識的缺失性框定實際上就是表達了他對於傳統曆史主義的顛覆,是理性曆史主義在福樓拜這部小說中坍塌的具體表現。在他的這部曆史小說中,無論是男主人公還是女主人公都沒有真正介入到曆史事件當中去,而是將自己緊緊地裹挾在一個自我的視覺、聽覺和心理空間當中。因而,評論家盧卡契認為,福樓拜的這部曆史小說基本上就是一堆雜亂無章的個別事件的堆積而已,缺乏內在的統一性與規律性,不具有曆史本質主義觀念。對於他的這番評論,我們實際上可以反過來分析,這就是說,福樓拜的曆史小說《薩朗波》集中體現了福樓拜的非理性主義和非本質主義曆史觀,不具有理性曆史主義的智慧風貌。比如說,小說中的主人公都具有一種性欲化和暴力化的麵貌,這顯然不是一種智慧的風貌,也不會是未來人類的曆史建構方向。在盧卡契看來,福樓拜在這部曆史小說中的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的描寫與塑造僅僅是出於文學意義上的預言,是對現實世界與真實生活的扭曲。小說中的主人公對於愛情的行為僅僅出於福樓拜本人的想象力,而非曆史的真實愛情觀的表達,我們隻可以說,主人公的愛情觀僅具有古代愛情的特征,但是並不具備任何曆史的本質要素。

三、結語

福樓拜的曆史小說《薩朗波》的創作可謂是費勁了作家的大量心血,福樓拜研讀了大量的曆史性著作,並親自到曆史遺址處進行考察,記下了不少的劄記。福樓拜經過多年的辛勤考察之後甚至推翻了之前的小說創作進行重寫。這充分說明福樓拜是一個具有強烈曆史責任感的小說家。但是,這並不是說福樓拜就是一個曆史學家了,他依然隻是一個小說家和藝術家,他創作曆史小說的初衷就是想逃離肮髒且卑劣的現實世界,從曆史情境中去釋放心靈。他選擇曆史戰爭場景作為小說的故事背景僅僅是為了鋪設一個紅色的小說場景,從而為小說定下一個較為憂傷的創作腔調。

福樓拜在這部曆史小說中鋪設的紅色場景集中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理性曆史主義的坍塌。這就是說,福樓拜的曆史小說《薩朗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曆史性著作,而是一部通過曆史細節的描寫來宣泄作家本人的個人創作嗜好,是其非理性與反理性曆史主義的小說創作風格的有力佐證。他的小說中有著大量的非典型的曆史語境,男女主人公都缺乏應有的曆史主體性意識,並沒有對曆史事件的關注力,更沒有改寫曆史的主動性與目的性。相反,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到處都有赤裸裸的欲望。福樓拜正是通過對曆史主義的顛覆反映了傳統曆史主義的坍塌,並借助於這種獨特的曆史敘事消解了理性曆史主義,表達了他對欲望毀滅主題的根本創作意圖。

[參考文獻]

[1]Jameson,Fredric.Flaubert’s Libidinal Historicism:TroisContes[M].Lincoln:The universl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

[2][法]福樓拜.薩朗波[M].鄭永慧,譯.重慶:重慶出版集團,2008.

[3]韓曉清.中國現代作家對福樓拜的接受研究[D].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07.

[4]李健吾.福樓拜評傳[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駱巧玲(1977—),女,四川成都人,文學碩士,西華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及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