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尋福樓拜曆史小說《薩朗波》中“曆史主義”的坍塌(1 / 2)

探尋福樓拜曆史小說《薩朗波》中“曆史主義”的坍塌

專題福樓拜論

作者:駱巧玲

一、引言

在中外學者眼中,法國現實主義小說家福樓拜堪稱完美,這是由於他的小說創作中體現了他客觀冷靜的世界觀和精致巧妙的語言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福樓拜小說的評論方法變得日益豐富和多元化。福樓拜在文學領域中的崇高地位是很多精英級的讀者所創立出來的,因為他的小說對於普通讀者來說較為晦澀難懂,不具有普遍性與通識性。其中,他所創作的曆史小說《薩朗波》更是有著龐雜的曆史情節與細節,很多讀者閱讀的時候很難準確地把握其創作主題。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福樓拜的這部曆史小說是對現實世界的華麗逃避,看似冷血而單調,實際上體現了他獨特的曆史主義觀念與意識。是一種基於曆史隱喻來表達作者本人對於欲望毀滅的真正創作主題,從而反映了福樓拜曆史主義坍塌的獨特創作風格與特征。

二、福樓拜曆史小說《薩朗波》中“曆史主義”的坍塌

(一)基於個人風格的曆史性描寫

在這部曆史小說中,福樓拜對曆史的描寫都是具有獨特風格特征的,也是一種較為真實的描寫手法。事實上,福樓拜是一個小說家,其對曆史的描寫隻是在風格上的轉型。這是因為小說敘事與曆史敘事之間存在著想象性與真實性的矛盾衝突。小說家在進行曆史性創作的過程中往往會盡可能的在小說創作中追求曆史的真實性,並且當小說家對曆史學家的模仿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小說作品才可以被稱之為曆史小說。福樓拜在對現實世界感到極度厭惡之後開始轉向華麗的曆史世界,創作了一部還原曆史的小說作品——《薩朗波》。在該部小說中,福樓拜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曆史,這充分體現了他追求曆史真實性的曆史主義觀念與信念。

因此,福樓拜在創作這部曆史小說的前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閱讀相關的曆史著作,其中包括希羅多德的《埃及誌》、米什萊的《古羅馬史》等多人的作品。在對這部曆史小說的構思過程中,他廣泛涉獵曆史著作的行為不是一般作家可以做到的。同時,福樓拜還對相關曆史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他拜謁清真寺,參觀廢墟,飽覽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獲得了小說創作的第一手資料。盡管福樓拜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考古學家,但是,他對曆史真實性的執著追求卻具有了考古學家的精確品質。然而,他創作這部曆史小說並非出於考古學的需要,而是出於文學創作的需要,因為他認為絕對的曆史真實是不可能實現的,他本人僅僅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其曆史小說創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唯美性。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的話,福樓拜在該部曆史小說中對於曆史的描寫並非創作主旨,僅僅是小說創作的一種獨特風格,是作家個人寫作癖好的集中體現,小說中的曆史描寫僅僅是一些曆史碎片,雖然也具有一定的真實性,但是卻是大量失去功能僅具有符號功能的細枝末節的曆史圖景。

(二)非理性化的曆史語境描述

福樓拜在曆史小說《薩朗波》中對於曆史場麵的描寫屬於非理性化和非典型的,這也充分體現了曆史描寫與詩學描寫的本質性區別。在這部曆史小說中,福樓拜選擇了一場戰爭作為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但是,在這場戰爭的描寫中,我們無法閱讀到戰爭的真實含義,它僅僅是小說家進行創作時的創新手法而已。正如福樓拜本人所言,他在這部曆史小說中對於戰爭場麵的選擇與描寫並不是出於對曆史戰爭場麵的興趣,而是想借助這些曆史戰爭場麵為自己的曆史小說鋪設一個紅色的背景而已。當然,福樓拜通過對這場曆史戰爭的描述也反映出了該場戰爭本身的性質。然而,當我們細讀這部曆史小說中描述的這場曆史戰爭場麵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很難界定其正義性還是非正義性,而作家福樓拜本人也對這場曆史戰爭的道德評判給出了一個較為模糊的立場,我們較難準確把握住福樓拜本人的真實態度。雖然有人認為福樓拜實際上是同情這場曆史戰爭中的雇傭軍的,認為他們是被壓迫與被虐待的一個群體。但是,雇傭軍本身的性質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他們並沒有為曆史的進步或者所謂的正義而戰。

因而我們說,福樓拜在這部曆史小說中對於這場曆史戰爭的描寫與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曆史主義毫無關聯,他並沒有想借此曆史戰爭的描述來反映當時曆史人物的悲慘命運。基於此,有批評家就認為,福樓拜的這部曆史小說《薩朗波》是曆史小說走向衰落的標誌之一,因為批評家認為福樓拜的這部曆史小說中隻有圖畫般的詩學美,而沒有曆史的嚴肅性與真實性,到處充斥著無關緊要的社會和曆史語境。實際上,這位評論家的評論反而印證了福樓拜對於傳統曆史主義的顛覆,是一種傾向於消解常規理性曆史的曆史觀。福樓拜在曆史小說《薩朗波》中以犧牲曆史的本質為代價而來對小說細節進行認真且入微的描寫,這是一種非理性與反理性的曆史主義。盡管福樓拜的這種非理性的曆史語境描寫招致了不少非議,但是,福樓拜這種對於理性曆史主義的反傳統化語境的描寫手法正好反映了這部曆史小說中曆史主義的坍塌,但是其並不是反曆史本質主義的曆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