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道:“我且試你又多大本事,竟然如此大言不慚。”
言罷,挺槍拍馬,來戰李騰。李騰亦掄錘飛馬來迎張遼。兩邊將士見大將衝鋒,大聲呐喊,擂鼓助威。兩人大戰五六十回合,張遼漸漸支撐不住,撥馬邊走。關羽見狀,恐李騰追殺張遼,策馬來救。張勳,高順,欲掩兵殺過,被李騰阻擋。張遼也被關羽救回陣中。李騰於陣前大聲道:“今日且放將軍一馬,以報下邳城下釋放徐榮之恩,下次遇到,兵戎相見。”
關羽,張飛知李騰勇猛,張勳,高順立於李騰背後,知今日取勝無望,便退兵回營去了。李騰自引兵回了任城。
徐榮見李騰回來,忙拱手道:“謝主公。”
李騰道:“我觀張遼亦是忠義之士也。”
陳宮早於廳堂擺下酒宴慶賀。酒興隻見,隻見探馬來報,道:“曹操領兵十萬前來。”
李騰道:“何時便可到達?”探馬道:“傍晚便可到達。”
李騰道:“再探。”
探馬領命下去。李騰道:“諸位有何高見?”陳宮笑道:“曹操遠來,其軍必定疲憊,夜晚若去劫營,必然成功。”
李騰道:“曹操,郭嘉,荀彧皆深謀之輩,豈可不知其中道理。定然強加防範。我軍若去,必遭大敗。”
陳宮道:“聖人萬慮也有一疏,何況曹操,郭嘉,荀彧皆肉胎凡人,豈能處處防備。”
李騰沉思一程,道:“若是劫營,未必不可,當以一隊接應,免得損兵折將。”
陳宮道:“主公所言極是,今夜於二更早飯,三更劫營。一隊在前,一隊其後,若前隊中埋伏,則後隊相救,若曹操未曾防備,則後隊趁勢掩殺。曹操必定大敗。”
李騰笑道:“公台之謀,甚合我意。”
陳宮道:“劫營乃趁其不備,救援如火中取栗,救援需派一大將才是。”
李騰道:“誰願劫營?”地下高順,張勳,徐榮,孫明,趙奇皆拱手道:“我願去。”
李騰笑道:“若眾人皆去,誰來守城?”遂命高順,張勳,領兵三千,前去劫營。陳宮道:“那救援之人又是誰?”李騰道:“如此大任,我自親往。”
陳宮道:“如此最善。”
幾人又喝了一程,便各自退下,準備今夜之事。
再說曹操於傍晚時分,令大兵到了劉備營寨,劉備領張遼,關羽,張飛出城迎接,見了曹操亦是放聲大哭,道:“劉備不聽孟德之言,以致大敗,請治劉備之罪。”
曹操扶起劉備,好言相勸道:“玄德乃帝之皇叔,心係玉璽,以致心急,雖拜有因。”
劉備稱謝,隨曹操進入營寨,劉備亦擺好酒宴,招待曹操。眾人飲至深夜,方才退去。曹操正於帳中,靠於床榻之上溫習兵法,忽見一人闖進來,曹操視之,乃是郭嘉,遂問道:“奉孝深夜來此,何事啊?”郭嘉道:“我見主公大營之中並未防備,似有不妥,特來相告。”
曹操一愣,起身坐起,問道:“有何不妥?”郭嘉道:“我軍遠道而來,士兵將軍皆是疲乏,若李騰趁夜來襲,我軍損失慘重矣。”
曹操笑道:“若非奉孝提醒,我等皆大禍臨頭也。”
遂命守夜小校招來所帶之將,連帶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曹操道:“我軍遠道而來,必然疲乏,我料李騰今夜必來劫營,需有所防備才是。”
眾人道:“一切全憑主公吩咐。”
曹操道:“夏侯惇,夏侯淵帶兵伏於營寨左麵。”
夏侯惇,夏侯淵道:“領命。”
徐晃,許褚埋伏於營寨右麵,徐晃,許褚道:“領命。”
曹操道:“李典,樂進埋伏於營寨後麵。”
李典,樂進道:“領命。”
曹操道:“玄德,雲長,翼德二位將軍埋伏於營前。”
關羽,張飛道:“領命。”
吩咐完畢,曹操道:“若李騰之兵闖入營寨,炮響為號,一齊殺出。”
眾人齊聲道:“領命。”
劉備又問:“我又該如何?”曹操笑道:“皇叔可於我擺棋於山坡之上,和剩餘諸位一邊下棋,一邊觀看。”
眾將領了命令,各自下去準備。
欲知高順,張勳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