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等人到時,李騰早已命人將一切準備停當,就等陳宮等人前來慶賀,眾人齊到之後,盛大的婚禮便如期舉行,李騰營中士兵當日大肆慶賀,絲毫沒有設防。當天夜間,老將韓榮往寨外巡查,隻見的眾士兵盡皆醉倒,心中大驚,隻是此時不便打擾李騰,連忙往陳宮處詢問,便去尋找,結果卻見陳宮同劉原,宋召等還在暢飲,遂說道:“軍師,今日主公大喜,奈何營中士兵盡皆醉倒,倘若敵軍前來,以何拒之?”
陳宮笑道:“老將軍莫要擔心,所為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我料袁紹必然不敢舉兵前來。”說完又端起酒杯,說道:“老將軍既然來了,便當與我等痛飲一番才是。”說罷,不及韓榮推脫,陳宮等人早已將韓榮拉到坐下,遞上酒杯,韓榮無奈,也隻得和眾人飲之。眾人喝道半夜,大堂之上一片狼藉,陳宮連帶眾將軍盡皆醉倒在地。
到了第二日,中午時分,眾人這才酒醒,陳宮等不敢怠慢,起身之後,恐敵軍來犯河內,便向李騰告辭,留下顏良,文醜,自與狄蟾,張勳,孫明,趙奇等回到河內,以防敵軍來犯。李騰便將眾人送至城外五十裏處,依舊不忍分別。
李騰拉住狄蟾仔細交代道:“兄長此去,萬事便聽軍師安排便是,莫要魯莽行事。”
狄蟾點頭答應,道:“我定然聽從軍師安排,雲飛放心便是。”
李騰連忙命人端來好酒數杯,親手送與眾人,道:“李騰本山村野戶,幸得你等輔佐,卻才在這亂世之中尋得安身之處,李騰在此謝過眾位了。”言罷,拱手躬身。
眾人連忙上前,將李騰扶起,道:“主公仁德神明,我等當拚死效命。”言罷,李騰深受感動,便同眾人痛飲此杯。又將陳宮,狄蟾等送出二十餘裏,卻是意猶未盡。
陳宮見李騰還要相送,遂阻攔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城外寒天凍地,冷風凜冽,主公快莫要相送了,快快回去便是。”李騰便就此同陳宮,狄蟾等相別,目視眾人離去,背影消散於風雪之中,又看了一會兒,這才同顏良等返回朝歌。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萬物複蘇,大地春暖,人間處處一片繁榮景象,可是這繁榮的背後,卻是又有一場腥風血雨將要來臨,到了那時,不知還有多少生靈,恰逢戰爭,以至性命不保,真是悲哉痛哉。
袁紹與鄴城見得春暖花開,心情大爽,欲找來眾位大將,謀士商議出兵之事,不了門外闖進一人,拜倒在地道:“稟報主公,大公子帶兵七萬,從青州而來,二公子帶兵九萬,從幽州而來。”袁紹正要相問,為何不見外甥高幹帶兵前來,忽的又想起,李騰於去年秋末,強占了朝歌,河內等地,並州兵馬,隻有此兩處地方可出,卻又被李騰阻攔。對此,袁紹深恨李騰,欲再起冀州兵馬,合幽州,青州,冀州三州之兵,討伐李騰。遂命那人趕緊找來各位將軍,謀士商議騎兵之事。
過的一程,眾人來後,分列坐定,袁紹開言道:“李騰霸我疆土,奪我城池,我深恨之,放進天氣回暖,氣候適宜,顯思,顯奕帶兵從青,幽二州而來,我欲再加上冀州人馬,合三州之兵,討伐李騰,不知眾位意下如何?”
話音落地,班部之中走出一人,拱手道:“李騰逆賊,反叛主公,霸我土地,奪我城池,主公早該舉大兵討伐,此舉上合天意,下合民情,是為最好。”
袁紹聽後,心中大悅,抬眼視之,乃謀士郭圖也,笑道:“公則之言,甚是有理啊。”
忽的有一人起身而立,連聲叫道:“主公,萬萬不可,倘若發兵討伐李騰,曹操舉兵來攻,如何應付,依我之見,主公不如先伐曹操,再討李騰,此乃為上上之策,望主公三思而後行之。”眾人視之,乃審配審正南也。
袁紹思慮一番,這才說道:“正南之言亦是有理,李騰不過乃是跳梁小醜,自是不足為懼,曹操才是我的心頭大患,倘若滅之,天下還有誰人膽敢抵抗我軍之威?”言罷,隻見袁紹又緊皺雙眉,臉上盡是擔憂之色。
審配見袁紹突然之間猶豫了起來,便拱手問道:“主公此時還有何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