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營造快樂的心境(1)(3 / 3)

讓心情up起來(3)

常有人開玩笑說曲祥雖然手沒了,可啥也沒耽擱。曲祥常說,戰勝人生不幸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有樂觀的態度,隻要精神不垮,再大的困難也像個小丘,沒有過不了的。像現在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呢?

走過風風雨雨的幾十年,曲祥越來越覺得,人生就是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演員,當你把自己排開,那就成了觀眾,當你積極地參與,那麼你就是主角。他沒有雙手,卻用殘缺的臂膀學會了各種技能,與命運的抗爭,使他成為強者,並找到了快樂。

快樂是什麼?隻要你不向命運低頭,積極向上,就會快樂。

快樂使人充滿生氣

千百個人有千百種活法,每個家庭的日子也各不相同。但是,無論老少貧富,隻要對人生充滿信心,都可以活得很充實,把日子過得很美滿。

有一對夫妻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每天早上,在學習、寫作一陣子之後,他們就放開錄音機,把客廳當作舞池,踏著快樂的節拍翩翩起舞。他們活得快樂、活得美麗,他們把自身的快樂和美麗帶給我們大家,我們大家的生活就更增加了一份快樂和美滿。

有一對年逾古稀的白發老人經常到街心公園。老漢是個偏癱病人,他一隻手拄著一根拐杖,另一隻手臂就搭在老伴的肩膀上。老伴不僅用身體承擔著老漢大部分的重量,同時還要提著一個套在老漢右腳上的繩圈,用力提拉著他那殘廢的右腳,幫助老漢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動。可是,這對老夫婦在眾人的注視下,卻總是那麼坦然自若地相攜而行。他們臉上總是布滿笑容。

以上的這兩對夫婦,從身體上來說,一對生活處在困境中,另一對則不能擺脫殘疾與病苦。但是,如果從對生命的執著和對生活的追求著眼,他們活得都很有意義。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和態度,努力把日子過得幸福快樂。他們要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盡量地開放,永不凋謝!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為愛人寫下這樣的詩句:“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當一個人擁有健康、財富和青春美貌時,要得到愛情和歡樂,是輕而易舉的。然而,當一個人年老體衰、貧病交迫之際,卻仍能夠擁有忠貞的愛情和歡樂的生活,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啊!人生是一棵常青樹。它隻有在愛的沐浴和光照下,才能鬱鬱蔥蔥,茁壯成長。

空氣中彌漫的氣息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保持居住環境的通風、明亮,是創造擁有好心情的第一步。腦海中要常常保持積極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健康,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自己能找到完美伴侶,相信自己有價值,相信自己可以輕易地得到快樂。

調控快樂之情

從對人健康的利害來看,人的情感有積極與消極之分。一般來說,喜、樂、愛是積極的情感,它們能增進身心健康;而怒、悲、惡是消極的情感,憂、思、哀、恐、驚也屬於此列,它們有損於身心健康。正因為如此,我國古代的思想家、醫學家、養生家都提倡喜、樂、愛。

樂與喜皆為心誌,若快樂適度,則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感受正常。《內經》中寫道:“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又提到:“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可見,心髒活動正常,不僅生理功能可保持正常的協調關係,精神也會好。

孔子說:“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內經》中寫道:“悲哀悉憂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管子》亦說:“憂鬱生疾,疾困乃死。”既然快樂可以使人忘掉憂愁,自然就會避免病痛。

人們都希望人生中充滿快樂,如果沒有快樂,人生就會像機器缺少潤滑油那樣不能正常地運轉,就會枯燥乏味,無論品嚐什麼都食而無味,無論看了什麼都心生厭倦,人們隻是履行義務。失去快樂,世界就會了無生氣。

快樂使人充滿生氣,這既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也是身心健康的體現。

當然,這裏所說的積極與消極是相對的,凡事都有個度,如果喜、樂、愛等情感表現得過激或過久,也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以“樂”為例,久樂、狂歡不僅對健康不利,而且有害於健康,正如《千金方·養性序》中所言:“喜樂過度,傷也。”因此,我們必須善於調控快樂之情,使其保持適度,深諳養生之道。下麵是保持快樂的25種法寶:

1.有錯必改。

2.背誦自己喜愛的詩詞歌賦。

3.不要打斷別人對你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