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積極生存的心態(2)(3 / 3)

很明顯,在德裏克看來,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沒什麼意義,他真的相信,當他達到他的金融目標時,他將感覺像一位國王。金錢已成為他的自尊和支柱,一種對人的價值的替代之物。他意識到金錢本身絕不可能讓他幸福,並且一直到他重新界定他的價值和他的優先考慮事項為止,德裏克將繼續在成功邊緣搖擺不定,將他的家庭和他的健康置於危險之中。

迷戀金錢有多種表現方式,德裏克隻是體現出其中一種。然而,當金錢作為美好生活的手段的價值消失時,金錢本身便成了一種欲望的盲目追求;當它被置於愛情、信任、家庭、健康和個人幸福之前時,它總是傾向於腐爛。金錢的價值越是超出它的實際市場價值,這種腐爛就能越深入地滲透。像掃羅·貝勒在《洪堡的禮物》一書中所寫的,“抓住金錢不放很難,這就像一塊小冰塊一樣。你不可能剛剛成功獲得它,然後就生活安逸……當你獲得金錢時,你將經曆一次質變,你的心可能將不再信任別人,你會開始猜忌別人,甚至對擁有更多的人產生憎恨的敵意。”

如果擁有金錢,你的性格卻變了,你還可能擁有快樂嗎?金錢買不到健康、買不到友誼、也買不到愛情與親情,何苦執著於物質的追求,把自己累垮呢?該享樂時享樂,該工作時工作,過分為錢勞碌、為利奔波,你將永遠感受不到快樂的生活。

用心經營好生活

在人的生命中,我們應該接受生活的本來麵貌:一場大冒險。誰積累了更多的財富,或是誰能走得更遠,這些都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誰真正學會了珍惜生活,這才是我們在回顧一生時所應該思考的東西。

教授應邀去一個軍事基地演講,到機場迎接他的是一個名叫拉爾夫的士兵。在兩人去取行李的途中,拉爾夫先後三次離開了教授:第一次是去幫一位老奶奶拎箱子,第二次是將兩個小孩子舉起來,讓他們能看見聖誕老人,第三次是為一個人指路。每次回來的時候,他的臉上都掛著微笑。

教授問他:“你是從哪裏學到要這麼做的?”

拉爾夫回答說:“在戰爭中。”然後他講述了自己在越南的經曆。當時他們的任務是排雷,他親眼看到幾個親密的戰友一個個地倒下了。

他說:“我要學會一步一步地生活,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人。因此,我必須充分利用每次抬腳和落腳之間的間隙,我感覺到每一步都像是整個人生。”

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能預知,那世界將變得多麼灰暗:我們將失去所有的激情,生活會變得像一部看過了的老電影,不再給我們帶來驚喜,也難以使我們感動。

在認清了自己、認清了別人、認清了環境、認清了客觀條件之後,就要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朝著既定的目標勇敢前進,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要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棄。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要目標堅定,不為別事所動。在當今光怪陸離的商品社會中,堅持自己的節操,維持自己高貴的人品,甘於寂寞和寧靜,不為錦衣玉食、高官厚祿所動,而是淡泊名利,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奮鬥,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國南朝時有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範縝做了尚書殿中郎,並做了競陵王蕭子良的賓客。蕭子良相信佛教,但範縝卻不信。蕭子良問他:“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富貴,的人貧賤呢?”範縝回答說:“人生好比樹上的花,同時開放,隨風飄落,有的吹到廳堂座席上麵,有的落到牆外糞坑中間。吹到座席上的就像你,吹到糞坑中的,就像我,貴賤雖不相同,其本質是一樣的。因果又在哪裏呢?”

範縝的《神滅論》出版後,朝野喧嘩,於是蕭子良召集一些高僧和文土,同他辯論,都不能取勝。蕭子良派王融去對他說:“《神滅論》的道理是錯誤的,你堅持這種說法,恐怕對你不利,像你這樣的才能,還怕做不到中書郎那樣的高官嗎?你何必堅持,還是放棄這種說法吧。”範縝大笑說:“假如範縝賣論取官,早就做到尚書或左、右仆射了,豈止做一個中書郎呢?”

我們活在世上,不能沒有做人的尊嚴,不能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和名譽,不能讓強烈的虛榮心占據自己。正如徐悲鴻所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選定了目標,就不要理會別人的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