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熱愛生活,享受生活(1)(1 / 3)

對待煩悶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必將煩惱和鬱悶看得過於嚴重,其實煩悶也是一種實踐,一種磨煉,一種比較,一個偶合,一種經驗積累的過程,一種對自己的品格、素養、才能、意誌的檢查和考驗,它能使你得到非如此而不能得到的東西。

情趣,躲哪兒去了(1)

現代人,生活在緊張、繁雜、高速的經濟社會中,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種種目標,努力工作拚命奮鬥,身心卻很難適應日新月異的世界,於是人們感到身心疲憊而空虛,甚至出現了不安、焦慮、倦怠和絕望的心理,究其原因,乃是人們陷入了一種迷惑,隻著眼於目標,或隻展望於未來,而忽略了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時光。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那麼你的生存就失去最重要的一方麵。就像爬一座高山,如果隻顧登山頂而忘記欣賞路邊的鮮花、溪水等美好事物,那麼,即使登上山頂,這次登山的意義也損失了不少。更何況,人生是一座沒有山頂的高山。

也許你會認為,隻有努力成功後,才能放鬆自己,享受生活,可是怎樣才算成功呢?即使你目前自認可以訂出這樣一個標準,但是,在邁向成功的路途中,你的評判標準很可能不斷改變。你如果把成功當作最終目的地,也許你會發現,它和地平線一樣難以捉摸。每當你往前移動,它也跟著向前,因而它永遠把你拋在後麵。你完成的事情愈多,就發現有更多事尚待完成,所以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會享受生活,培養自己的享受生活的本領。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如果沒有享受生活的本領,你就會永遠被困在夢想、計劃、奮鬥……之中,也就永遠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也就體會不到生活的美好了!

享受現在的時光

叔本華說:“有一種人一心隻為未來奮鬥,一切隻寄望未來,總是焦躁地等待所有事物的快點到來。他們以為,一旦得到這些事物,就能令他們快樂,卻不知道自己這副蠢模樣,簡直和我們在意大利看到的笨驢沒兩樣。意大利人把棍子放在驢子麵前,棍子尾端懸著一束幹草,驢子就使勁加快步伐;豈不知幹草永遠隻是懸在麵前,看得見,卻吃不到;然而笨驢卻不斷努力地想吃到。這種人一輩子活在幻覺中,始終‘為未來而活,至死不變。’”

一位禪師通過一本名為《步步安樂行》的書教導我們,如何享受“此時此刻”的美好。他提醒我們,無論在心智或情感方麵,皆應關注自身經驗的豐富性——不可等閑視之。要把握生活中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時刻,盡可能徹底品嚐每一段“現在”。

17世紀法國有位大數學家、科學家、宗教思想家巴斯噶,他在《沉思者》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向來不曾把握現在。不是沉湎於過去,就是殷盼著未來;不是拚命設法抓住已經如風的往日,就是覺得時光的腳步太慢,拚命設法使未來早點到臨。我們實在太傻,竟然留連於並不屬於我們的時光,而忽視惟一真正屬於我們的此刻……”

如果檢視自己的思想,便會發現,我們關心的完全是過去與未來。我們幾乎不考慮“現在”,頂多隻是考慮眼前事物對未來計劃的影響。我們從來不會把“現在”當作目標,往往把過去和現在都當作手段,惟獨把未來當作目標。因此,從來也沒真正地去生活,而隻是“期望”如何去生活。而且,由於總是在計劃如何讓自己快樂,所以注定永遠也不會快樂。

這就是我們與時間關係的困境。然而,我們可以讓自己脫困,可以學習如何把握現在,完全活在現實中,並且享受此刻所能享有的一切,我們現在就可以快樂。

禪師的話,是針對匆忙的人說的,他建議我們暫時停下一切,去感受鞋子裏的兩隻腳丫,感受與皮膚親密接觸的衣服,以及視野所及範圍內的環境。他教導我們聽聽四周的聲音,看看四周的景物、顏色、形狀,並且在優美的氣氛下暢飲美酒。這段忠言可能讓你即刻受益。

湯姆·莫裏斯就有過這種成功的享受經驗,他無疑受到了《步步安樂行》的啟發,他的經曆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讀完那本書的當天,我到超級市場排隊購物。我向來是個急性子,討厭排長龍,覺得浪費時間。通常我便會焦躁不安、東張西望,每隔幾分鍾就看一次手表,我的心裏會不斷演練接下來該做的事,同時密切注意一切減緩我前進到收銀台的事情。就在這特別的一天,我看到了該書,我剛剛獲得大師教誨,學習如何專心,所以格外注意周圍的一切。我鑒賞顏色、形狀、聲音,心中因此也覺得喜悅。我感覺到襯衫布料有點柔於是輕輕摸摸衣襟;我把目光轉回身旁的人,發現其他人都以異樣眼神看我,我突然發現,自己陶醉在“此時此刻”的喜悅時,滿臉竟堆滿了微笑。在排隊付賬的行列中,很少看到這副表情,人生最可憐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我們都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