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熱愛生活,享受生活(1)(2 / 3)

培養享樂的本領

如何充分培養享樂的本領,使自己一路享受人生曆程?方法很多,首先,切記要感受“鞋子裏的腳丫”。要留意此時此刻,注意並享受周遭“內在的享受”。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上,每一刻都不可浪費。

其次,盡可能讓生活中有更多事情,聯結上較大意義的架構。聯結的途徑包括透過家庭、朋友、社區、工作等方麵的關係,不僅思想聯結,心靈也要聯結。

再次,我們應該設定有意義的目標,努力去實現。心理學家席克森米哈利認為,如果能自己設定合理而頗具挑戰性的目標,並且,在致力於追求這些目標過程中,隨時留意所有的回饋,那麼,我們必將獲得最大的快樂。所以我們會說:“好好努力,追求成功,假如有機會的話,可以順便尋找快樂。”因為,適度努力追求目標,就是尋找快樂的最佳途徑。反過來,讓自己快樂,則可以釋放最深處的潛能,而有助於達到目標。人類的心理就是有這種連帶關係。我們為追求成功而付出努力,可以增添生活色彩、改進做事技巧、提高成就、增進友誼、改善關係,因而使我們愈來愈有機會享受人生之樂。我們不但因此而進一步培養自己的享樂本領,更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情趣,躲哪兒去了(2)

赫胥黎曾說:“人的思想與感覺,多半取決於內分泌腺與內髒的狀態。”但實際情形往往相反。

無論任何工作,隻要專心致誌,多半都能覺得其樂無窮。我們若能提升“對焦”本領,就能培養“享樂”本領。倘若心有旁騖,做起事來八成不會太愉快,而且還會覺得好像永遠做不完似的。假如專注於手頭上正在做的工作,時間會仿佛靜止一般,但時鍾上的指針卻加速往前走。每當我們全神貫注於寫作,往往好幾個小時溜過而渾然不覺。反之,如果有許多不同的追求方向,導致我們分神,甚至嚴重到讓我們什麼事都無法進行時,時鍾指針就如蝸牛般緩慢爬行。假如我們腦子裏想的是觀眾,而不是自己的表現,必然會妨礙我們充分發揮潛能,因而達不到個人本領所及的卓越境地。假如我們工作隻是為了賺錢,或隻是為了迎合他人的看法,便需不斷得到金錢以及他人的肯定,否則就無法長久維持卓越與快樂。各行各業最拔尖、最快樂的人,都是那些把焦點置於工作上的人。

在每個人的本領範圍內,都應該努力為自己及他人創造快樂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得以發揮創意,也可以專心從事所該做的工作。良好的福利與津貼,可以去除員工不必要的後顧之憂,使他們得以專心投入眼前該做的事。令人滿意的工作條件,可以創造既有意義且人性化的環境,有利於心靈滋長。精彩的挑戰,可以刺激心智成長。若能建立重視道德的企業文化,便可驅使成員全心付出,彼此高度信任,且以參與為榮。假如我們能塑造一個全麵照顧人性基本需求的工作環境——包括心智、美感、道德及性格等層麵都能予以照顧,無異就是提供自己及他人追求最大快樂與最大成功所需要的全部條件。如果所提供的條件有所不足,終不免失敗。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工作以外的一切人際關係。

利用休閑時間享受生活

如果你想保持年輕,那麼你便必須將你所做的每件事與“玩”聯係起來。所謂“玩”就是一種樂觀的精神,無論工作、學習,還是健身都要保持一種樂觀主義。

1.運用電視。應該使電視這項發明真正成為放鬆、娛樂的好工具。預先看一下一周電視節目預告,並找出幾個你願意獨自觀賞或與家人和朋友共享的節目。在節目開始之前馬上打開電視,節目播完後馬上關掉電視。不要看那些有關暴力和給人造成緊張的節目(你自己知道哪些內容使你放鬆,哪些內容令你緊張)。如果有的新聞變得讓人沮喪或過於激動,不妨將電視關掉,你可以買新聞周刊來作為了解國家大事的辦法。要有選擇地去看,去讀,去聽。

2.朋友聚會重敘友情。預先幾個星期便發出邀請,請朋友們吃一頓便餐。在請柬中注明晚餐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這樣到時才不至於混亂。便餐也可在鄰裏間舉行,這樣你會在鄰居間結識新朋友。

3.明確報償。把休閑與要完成的工作聯係起來,無論是做家務還是做任何一件事,要讓自己知道:完成這件事後自己會得到什麼報償,永遠不要忽略這種報償!這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就更有效果。如果家裏哪個人每天下班後或是星期六或其他時間打掃房間,做家務,便可獎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