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介紹
與陌生人搭話的技巧
對於相互陌生的人來說,想認識卻又沒人介紹是一件使人為難的事,但如果善於寒暄,就可以搭上一座友誼的橋。你可以借景搭話:如果你漫步在鄉間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邊,見到一位陌生人,想跟他認識,就可以輕輕地感歎地說:“這水多清啊!不知道有沒有魚?”這時如果他願意跟你搭話,便一定會說:“是啊。”這表示他對你沒有惡感,你就可以進一步說:“上海的蘇州河、黃浦江要是也這麼清就好了!”於是接下去就可以找到許多共同的話題,諸如城市汙染、環境保護之類,談話就可以繼續下去。在這個時候你可以不失時機地插上一句:“唉,真不好意思,還沒有請教您貴姓。”這時對方一定很樂意地回答:“免貴姓王,請問您貴姓?”這樣,不用人介紹,彼此就認識了。試想,如果不是借景為由,走上前去就問:“您貴姓?”不是把別人嚇一跳嗎?
你也可以借情搭話:例如你看見一位陌生人拿著一本足球雜誌,就可以斷定他是一位球迷,這時你就可以問:“怎麼樣?申花隊昨天戰果如何?”“唉!輸啦!”“想當初差一點當雙冠王哩!”“咳!怕是風光不再羅!”這樣,共同的愛好很快把兩個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
你還可以借事搭話:如果你碰巧沒帶表,你就可以向一位陌生的朋友搭話:“請問現在幾點了?”要是他對你並無惡感而且又正好帶著表,那麼他一定樂意回答你的問題。要是你們正好都在機場接人,那麼這一班飛機是否會晚點就可以成為你們共同的話題,很自然地交談起來搭話,自然麵對的是陌生人,所以也有一些原則。
首先是保持距離。陌生人之間保持距離才有安全感。如果達不到一定的距離,就會使人感到威脅而不安,那麼搭話傳達的不是友好信息,反成了危險信號了。
所謂保持距離不單是空間上的距離,更是語氣語調、用詞造句的分寸感。例如對陌生人稱“您”不稱“你”,多用敬語和謙辭,會產生“敬而遠之”的感覺,距離也就拉開了。反之,剛請教別人的姓就馬上“老張”、“小李”地叫,會讓人覺得唐突。
其次是留有餘地。跟陌生人搭話,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拒絕,我們應該有兩方麵的準備。否則,被拒者與拒人者都會十分尷尬。例如在公園裏見到一位女士坐在長凳上,你可以試探地問:“請問,我可以坐這兒嗎?”如果她想拒絕,就會客氣地說:“這兒有人。”這時你可以說:“哦,那打擾了。”得體地告退,彼此都不難堪。
招呼人恰當選用稱呼語
招呼人要用招呼語。有人不論招呼什麼人都叫一聲“喂”,這是很不受歡迎的做法;還有人失去分寸,或親熱過度,剛認識別人就“老×”、“小×”亂叫一氣,也使人感到反感;年過半百的老媽媽讓別人管她叫“小齊”,這也隻是在喜劇小品中才會出現。招呼人的時候所用的稱呼往往是彼此關係的直接體現,別人能從稱呼語中掂量出你對他的態度、感情和尊重程度。如果稱呼語使用不當,弄不好就會碰釘子。據說尊貴的維多利亞女王就曾經吃過一回閉門羹。有一天女王工作完畢已是深夜,回到寢宮,卻見房門緊閉,女王叩門,門內傳出她丈夫的問話聲:
“誰呀?”女王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是女王。”然而門仍然緊閉著,女王再次叩門。
“誰呀?”女王猶豫了一下,回答說:“維多利亞。”門還是沒有開,女王不得不第三次叩門。“誰呀?”這一回,女王溫柔地回答說:“你的妻子。”門終於開了。
三次不同的稱謂反映了三種不同的人際關係。第一種回答反映了國王與臣民的關係;第二種回答雖然看起來平起平坐,然而沒有笫三種回答那樣準確地反映夫婦關係。因此也隻有第三種稱呼才能成功地叩開房門。
“稱呼語”有時間差異。從時代來說,舊時作為尊稱的“老爺”、“少爺”現在不但不能用作尊稱,反而有了貶義。這是由於語言往往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影響而不斷變化的原因。君不見,改革開放之後,出現了大量的境外來客。過去一度被打入冷宮的“小姐、太太”之類的稱呼語又成了受歡迎的詞語。隨著文化大革命和工宣隊進駐文教單位,過去專指具有某方麵技能的人的“師傅”一詞竟成了全社會通用的敬語;而隨著知識分子社會地位的逐步提高,“老師”一詞又慢慢取而代之。甚至有時在電視熒屏上,出現無論從哪兒請來的嘉賓都一概被稱之為“老師”的情況。
稱呼語也有地域差別。北方農村稱“大伯”、“大娘”、“老大爺”,而南方城市則稱“伯父”、“伯母”、“老先生”。擴大一點說,中外差異也是一種地域差異。在西方,十二歲以上的孩子就應該被稱為“先生”,而在中國則稱“小朋友”、“小同學”。同樣用職銜稱呼,中國稱“王校長”,用姓加職銜來構成稱呼語,而在西方則稱“校長先生”、“校長女士”,用職銜加稱呼語來構成尊稱。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時代、地域的特點,恰當地選用稱呼語。
寒暄時的四條禁忌
在寒暄時主要的禁忌有以下幾點:
(1)千篇一律
寒暄時切忌千篇一律。在老舍的名劇《茶館》中有一位清朝遺老鬆二爺,他見了人就忙著打千兒。打一個千兒問一聲“您老好?”“太太好?”“少爺好?”僵化的打千兒動作再配上重複的語句,實在令人生厭。這是應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