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焦民生(5)(1 / 1)

1.官員職務消費,腐敗的溫床

新聞背景:住酒店要五星級,坐飛機要頭等艙……當前,一些基層領導幹部“當家卻不怕柴米貴”,職務開支花錢如流水。記者日前在北京、河北、江蘇、安徽等地調研發現,部分領導幹部職務消費出現揮金如土現象,職務消費演變成“不落腰包的腐敗”。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有的地市級副職每年職務消費40萬元以上,有的經濟發達的地市要100萬元以上。

貓眼審定

手機及話費、差旅費、公車及燃油費、招待費、參觀考察費等,官員職務消費麵廣線長。超標換車,違規買房,一餐吃幾萬元不在話下,官員職務消費數額越來越大,潛在的腐敗越發嚇人。有的幹部私人請客或家人聚會,都會拿發票到單位報銷。產生如此巨大問題,關鍵在於官員職務消費範圍不清、標準不明、監管無力。

隻吃不帶上級不怪,隻花不拿紀律不查,這是造成許多領導幹部職務消費隨意性大的根本所在。如此項目繁多的職務消費由公家來埋單,由納稅人來掏腰包,加上“上級不監督、同級監督不了、內部監督難”,釀造了官員職務消費的無法無天,最終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埋下了百姓怨氣載道的種子,不利於社會的穩定,也不利於社會的管理。一言以蔽之,禍害深遠。

3.基層考核“唯台賬是舉”,形式大於內容

編者按:“今年上半年,我們社區的台賬就做了30多本,寫了1萬多頁”,“就一項公共文明測評,我們的台賬裝訂了20多本,1000多頁”……前不久,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通過網絡視頻征求群眾意見,而社區台賬過多、形式主義嚴重就成為基層黨員群眾反映強烈的一個突出問題。

考核評比“唯台賬是舉”,助長了台賬過多之風,助長了“假台賬”的弄虛作假。基層檢查評比,應該實地察看、訪問實效,而檢查人員更願意看台賬,原因在於看台賬輕鬆,跑現場辛苦。台賬問題已不僅是形式主義的作風問題,更是官僚主義的因素在作祟。刹住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回歸“為民辦實事”的群眾路線,要的是百姓的良好口碑,而非堆積如山的“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