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中共十五大(1 / 3)

紅色記憶

作者:吳玫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全紀錄

1997.9.12——9.18 北京 代表人數2108人 全國黨員5800餘萬名

1997年,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極不尋常、跌宕起伏的年頭,是全體中國人悲喜交加的一年。

這一年的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北京三O一醫院溘然長逝,永遠離開了他深愛著的中國人民。

數月後,也就是這一年的7月1日,香港回家了,全體中國人滿懷激動的心情,迎來了這一盛事。從1841年1月26日算起,香港與祖國分離了156年5個月零4天。香港回歸,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但是回歸前後的香港,又麵臨著禽流感恐慌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困難。

這一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應邀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12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美,是中美關係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訪問。

這一年,重慶市各界3500多名代表舉行了直轄市掛牌揭幕大會,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同年,三峽和黃河小浪底相繼截流成功。

同樣在這一年,20世紀末的盛會——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民主集中製的生動體現

十四大以來,中國走過了5年的輝煌曆程。5年來,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國民經濟快速、穩定、持續增長,古老的中國正穩健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呈現出勃勃生機。一個世紀的曆史即將過去,新世紀的篇章即將展開。在這風雲際會、瞬息萬變的世紀之交,作為全中國各族人民堅強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將把怎樣的中國帶入21世紀,舉世關注。

1997年8月27日,中國最大的新聞通訊社——新華社向國內外發布重要電訊:9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隆重舉行。電訊指出:“出席黨的十五大的2048名代表,已經由各選舉單位黨代表會議或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他們將代表全黨的意誌,代表全國人民的願望,在邁向新世紀的曆史時刻,為中國共產黨,為全中國人民作出莊嚴的選擇。”

早在1996年10月10日,中共第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召開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確定黨的十五大將於1997年下半年在北京舉行。11月初,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黨的十五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十五大代表選舉單位被劃分為: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加上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全國台聯、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共36個。《通知》對按照民主集中製的要求產生代表的程序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必須經過五個步驟:一、經過自下而上的提名,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考察名單;二、對人選進行考察;三、由黨委根據中央的要求和考察情況提出初選名單;四、召開黨委全體會議確定預選名單並報中央組織部審查;五、召開黨代會或者黨的代表大會進行差額選舉。

從1996年11月中旬開始,各地陸續展開選舉工作。要讓出席黨代會的代表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就必須讓最大多數黨員、黨支部參與其中。各地紛紛發動黨員參加代表的醞釀提名工作,行使每一個黨員的神聖權利。有的單位大量印發宣傳材料、推薦表,盡可能地發到每一個黨員的手中;有的單位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基層優秀黨員的事跡;有的地方對因故不能參加選舉的黨員采取上門走訪或電話溝通的方式,介紹情況,聽取意見。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全國34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中有320多萬個參加了推薦,占95%以上;5800多萬黨員中有近5000萬參與提名,占85%以上。很多老黨員對這樣廣泛深入地發動黨員參加推薦全國黨代會代表候選人的做法十分感慨,他們紛紛表示:這是曆次黨代表選舉中所沒有過的。

經過醞釀、提名、考察、遴選、審查等道道程序的優中擇優,一名名優秀共產黨員脫穎而出,從最初提名的50多萬人次逐漸縮小到幾萬人、幾千人,到1997年6月前,36個選舉單位共提出2277名代表候選人,經黨代會或者黨代表大會的差額選舉,到6月底選舉產生了2049名十五大代表,後因其中一名出現嚴重違紀現象而被原單位建議撤銷其代表資格,這樣,2048名十五大正式代表最終產生。十五大代表的構成有一個鮮明特點,那就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其中女性代表344人,少數民族代表219人;代表中既有黨齡超過70年的九旬老人,也有剛剛加入黨組織的青年黨員;既有全國聞名的勞動模範、著名人士,也有默默無聞工作在基層的普通勞動者。

金秋9月,是北京最美的季節,碧空如洗,陽光如金;丹桂飄香,金菊綻放。天安門廣場被裝點一新,到處花團錦簇,彩旗飛舞,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紅牆黃瓦的天安門城樓、典雅莊重的人民大會堂顯得更加金碧輝煌、氣勢恢弘。彙集在人民大會堂前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個個盛裝打扮,或西裝革履或裙裾飛揚,有不少少數民族代表,身穿絢麗多姿的民族節日盛裝,顯得更加鮮豔奪目。大家笑容滿麵,一邊相互交談著一邊踏上了人民大會堂東門台階,他們肩負著全國5800多萬黨員和各族人民的重托,肩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任,將在這莊嚴的會場裏規劃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藍圖。

邁向新世紀的宣言和綱領

9月12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大廳內軍樂隊奏響了雄壯的進行曲,備受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馬上就要開幕了。億萬雙眼睛都聚焦在此,注視著中國巨人不斷崛起的身影,聆聽著中國向新世紀邁進的號角和足音。人民大會堂裏華燈齊放,整個會場晶瑩璀璨、溢光流彩。主席台上方懸掛著鮮紅的巨幅會標,主席台的金色幕布背景點綴著巨大的黨徽,黨徽的兩旁各簇擁著五麵火紅的旗幟,就像燃燒著的火把,把人們的心頭照得暖洋洋的。主席台的前後還裝點著綠色植物和盛開的鮮花,顯得格外生機盎然。主席台上大會主席團成員們一一就坐,台下,代表們端坐在開闊宏大的會場裏如同置身星空之下,按捺住激動的心情,靜靜地等待著。那些蜂擁而至的記者們拿著“長槍短炮”,更是不間斷地拍攝著記錄著,生怕遺漏了什麼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