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中共十五大(2 / 3)

當時針指向上午9時整,主持大會的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在軍樂隊的伴奏下,高唱國歌;隨後,全場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已故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為不久前逝世的鄧小平、陳雲、彭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默哀。李鵬還宣布,十五大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當天到會的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074人。

隨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向大會作政治報告,報告的主題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報告一開頭就開宗明義:“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極為重要的大會,是在世紀之交,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保證全黨繼承鄧小平同誌遺誌,堅定不移地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確路線勝利前進的大會。”他指出:“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鄧小平同誌逝世後,全黨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江澤民在報告中強調:中央建議十五大在黨章中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曆史性決策。

江澤民的報告共3萬多字,分10個部分:一、世紀之交的回顧和展望;二、過去五年的工作;三、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五、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六、政治體製改革和民主法製建設;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八、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九、國際形勢和對外政策;十、麵向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報告曆時兩個半小時,全麵勾畫了一幅中國邁向新世紀的宏偉藍圖。江澤民作報告時不時被熱烈的掌聲所打斷,有人做了統計有18次之多。“十五大報告說出了廣大代表的共同心聲,反映了全中國人民的共同意誌。”“我們對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充滿信心。”這是許多代表聽完報告後不約而同的表達。代表們普遍認為,報告鮮明地回答了鄧小平逝世後中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就是十五大報告的靈魂,也是全黨全國今後一切工作的靈魂。

江澤民所作的十五大報告具有劃時代意義,正如《人民日報》9月19日發表的社論指出的那樣,“高瞻遠矚,氣勢恢弘,總攬全局,振奮人心”,“是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邁向新世紀的政治宣言,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而奮鬥的行動綱領”。

這一凝聚著全黨智慧的光輝文獻經曆了幾易其稿的過程。

早在1996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決定成立十五大報告起草小組,10月31日,起草小組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5年前,黨的十四大鄭重地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寫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由此,從十五大報告起草工作一開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明確了報告的主題: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要求報告緊緊扣住這一主題,闡明世紀之交黨和人民麵臨的形勢和任務。

在長達10個月的起草工作期間,江澤民多次與起草組成員談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家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探索。他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真正走出了一條正確的路子,消除了過去由於所有製關係不合理造成的對生產力的羈絆,大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這是我黨必須深刻認識的重大經驗。

就在十五大報告起草工作緊鑼密鼓的時候,1997年2月19日,一代偉人鄧小平逝世,全黨全國陷入無比悲痛之中。一時間,海內外都對鄧小平身後中國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倍加關注。在這重要曆史關頭,江澤民再次指出,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和風險,我黨都必須以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

5月2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他說:“在當代中國,隻有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製實現形式,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這被普遍認為將是他十五大政治報告的基調。人們由此相信:鄧小平走了,但鄧小平路線仍在。

從1996年10月底到1997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了3次會議對報告稿內容進行反複討論和審議,在一些重要的文字表述上仔細推敲斟酌。起草小組根據討論意見多次進行認真修改。到了1997年7月,幾經修改的十五大報告第五稿印發中央和地方135個單位征求意見,同時,中央還委托中央統戰部征求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知名人士的意見。根據各方麵彙總過來的意見,報告稿再次修改後,遞交政治局常委會和政治局全體會議再次討論,隨後,再次進行修改。就這樣,集中了全黨智慧的十五大報告稿日臻完善。

9月6日,經黨的十四屆七中全會認真仔細的審議和討論,在采納了一些修改意見和建議後,思想深刻、內容充實、文字精練的報告第九稿終於展現在大家麵前。

9月25日的《人民日報》評價說:“這是5800多萬黨員共同的政治宣言,這是12億中國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它向人們展示的是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的戰略部署和堅定信念。”

傾聽來自代表的聲音

從9月12日下午開始,大會進入對十五大報告的分組討論階段。36個代表團各自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十五大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並把它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鄭重地寫入黨章,這是十五大最大的貢獻。大家紛紛聯係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大量的生動事實,暢談改革開放以來各方麵所取得的成就,抒發自己的體會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