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敢做敢當的鄒容(1 / 1)

鄒容,四川巴縣人,是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宣傳家和烈士。他寫的《革命軍》一書,號召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產生過極大影響。鄒容在《革命軍·序言》末尾的署名是:“革命軍中馬前卒”。他的一生無愧於這個光榮的稱號。

《革命軍》在上海出版的前三天,上海的《蘇報》卻先一步刊登了《革命軍·自序》和章太炎寫的《序》。接著,又陸續發表了一批評論、介紹《革命軍》的文章。這些文章高度稱讚它應成為“國民教育之第一教科書”,認為它必須“普及於四萬萬人之腦海”。

清朝政府當然不會讓《革命軍》點燃的烈火輕易燃燒起來,於是查封了《蘇報》,下令秘密捉拿鄒容和章太炎等人。

1903年6月30日,章太炎被捕了,鄒容則僥幸脫身。

起初,鄒容以為章太炎也躲避了,後來聽說章太炎根本沒有走,被敵人關進了巡捕房,這可把他急壞了。他想,“好漢做事好漢當,我怎麼能讓太炎兄一人承擔責任呢!”於是,他決定去主動投案。有人勸他說:“好容易躲過一劫,何必自投羅網呢?能不能想個更好的辦法?”

鄒容斬釘截鐵地說:“不行,太炎兄是因為我入獄的,我必須與他同生死、共患難!見到危難就躲開,這不是我鄒容所願幹的事!”

7月1日這天,在上海租界的石子路上,鄒容站在一輛正在馳行的敞篷馬車上,一邊揮手,一邊大聲宣傳:“同胞們!中國已到了亡國滅種、非革命不可的時候了,大家請看,這是我寫的《革命軍》……”

隨著話音,一本本《革命軍》飛向路旁的行人。一個外國巡捕攔住了鄒容乘坐的馬車。鄒容從車上跳下來,直視著巡捕,坦然地說:“你們不是要抓鄒容嗎?我就是!我就是《革命軍》的作者,我是來投案的,你前麵帶路吧。”說完,鄒容頭也不回地朝巡捕房走去。

在法庭上,鄒容毫無懼色,慷慨陳詞。他對清朝政府代表說:“我們代表四萬萬民眾,誌在流血,不怕死。我們死了,很快就會有人推翻你們,為我們報仇!”

然而,殘酷的折磨,惡劣的環境,還是摧毀了鄒容本來就很衰弱的身體。1905年4月3日,一個冷風細雨的早晨,這位傑出的青年戰士、革命宣傳家的心髒停止了跳動,年僅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