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理專家德魯克曾說:“創新是創造了一種資源。”事物的確也是如此,不破不立。有句名言也曾講過,當你知道想往哪走時,這個世界會為你讓出一條路來。
《伊索寓言》有一個很富啟示的小故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一位窮人到富人家討飯,“滾開!”仆人嗬斥。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幹衣服就行了。”仆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麼,就讓他進去了。這個可憐的窮人,這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個鍋,以便他“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很驚訝,“我想看著你怎樣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就答應了。窮人到路上撿了塊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她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些碎菜葉,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湯裏。當然,你也許已經猜到,這個可憐人後來把石頭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如果這個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會得到如此結果嗎?肯定不行。因此,伊索在故事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方法正確,你就能成功。”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創造性思維。江澤民同誌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總書記的話深刻地提示了創新在經濟上和社會進步中的巨大而重要的作用。
企業家不是天生的。企業家的經曆告訴我們,創業難,難就難在創新和變革這一關,誰能邁得過去,成功之門就會為誰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