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維薩裏是比利時的醫生、偉大的生物學家、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
維薩裏在巴黎大學讀書時正值文藝複興時期,當時的醫學教育仍然沒有完全擺脫中世紀的精神桎梏。他的老師講述的還是過時的漏洞百出的“解剖學”教材。教學過程中,實驗課用的解剖材料隻是小兔子、狗或猴子等動物屍體,而且試驗還不準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教學和實踐嚴重脫節。
本來就對人體構造有極大興趣的維薩裏對此現象極為不滿。為了揭開人體構造的奧秘,維薩裏常在嚴寒的冬夜,悄悄地溜出校門,來到郊外無主墳地盜取殘骸;或在盛夏的夜晚,偷偷地來到絞刑架下,盜取罪犯的遺體。他全然不顧被抓、被殺的危險,也不考慮嚴冬的寒冷、盛夏的炎熱和腐爛的屍體衝天的臭氣,反而專心地挑選其中有用的材料,對於所得到的每一塊骨頭都如獲至寶,並精心地將它們包好帶回學校。回來後,又在微弱的燭光下偷偷地徹夜觀察研究,直到弄明白為止。維薩裏就是用這種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和超人的毅力,通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工作,終於掌握了精湛熟練的解剖技術和珍貴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由於他的行為觸犯了舊的傳統觀念,衝擊了校方的陳規戒律,引起了守舊派的仇恨和攻擊,學校當局開除了他的學籍。他被迫離開了巴黎,但他沒有放棄對人體構造的探索,充分利用種種條件,繼續進行解剖學研究。
經過五年的努力,年僅二十八歲的維薩裏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部科學的解剖學巨著——《人體機構》。它的發表使得當時的解剖學家和醫生們震驚,也奠定了他在人體解剖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