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清貧潔白的方誌敏(1 / 1)

方誌敏,原名遠鎮,1899年生於江西省弋陽縣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1924年,方誌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南昌市郊創辦農民協會。1927年夏,方誌敏回到家鄉弋陽縣,以“兩條半槍”起家,發動數萬農民在1928年初舉行暴動,又在1929年建立紅軍並逐步擴大。在方誌敏的革命生涯中,曾經擔任中共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省軍區司令、閩浙贛工農民主政府主席和紅軍第十軍政委等職務,領導著千軍萬馬,籌集過數百萬元款項,但他從不占用公家一分錢,一直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

1935年1月,方誌敏帶領紅軍抗日先遣隊轉戰途中,因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兩個國民黨士兵以為找到了發財的機會,拍手笑道:“哈,是個大官,油水一定不小!”說著就把方誌敏渾身上下搜了一遍,結果,他們隻找到了一塊懷表和一枝鋼筆。

方誌敏冷冷地說:“你們是從我身上找不到一個銅板的,不要白費勁兒了。”

國民黨士兵不相信,一個兵用刺刀把他棉衣上的補丁一塊塊挑開,還是什麼也沒找到。另一個兵舉起手榴彈威脅說:“快把錢交出來,不然就炸死你!”

方誌敏冷笑著說:“我一個銅板也沒有。我參加革命不是為了發財的!”

國民黨士兵又把方誌敏的鞋和襪子翻了一遍,並在周圍草叢裏尋找了一番,仍然一無所獲。這時,他們才相信,在這個“大官”身上確實沒有什麼“油水”可撈。方誌敏從事革命鬥爭10餘年來,經手的錢財數以百萬計,卻是一點一滴都用之於革命事業。妻子從紅軍在白區繳獲來的物品中,要了一塊絨布做演出服,馬上被方誌敏批評了一頓,並要求立即送回。他被囚期間,朋友出於仰慕送來錢物,他馬上轉送給獄中生病、饑餓的難友。國民黨送來讓他交代的紙筆,被他用來寫出許多寶貴的文稿,並秘密托人通過魯迅等關係轉送給了黨組織。

方誌敏在《清貧》中這樣寫道:“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這也正是他高尚品格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