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四川樂至縣人,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十大元帥之一。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他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陳毅既是華東軍區司令員,又是上海市市長,手中掌握著很大的權力,但是他在勝利麵前,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嚴格地要求自己,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從不濫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或親屬牟取私利。為了表達自己廉潔自律的決心,1954年春天,陳毅特意寫了一首題為《手莫伸》的詩以自勉: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聳山嶽。豈不愛粉黛,愛河飲盡猶饑渴。豈不愛推戴,頌歌盈耳神仙樂。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第二想到黨培養,無黨豈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無人民豈能活?第四想到雖有功,豈無過失應慚怍。籲嗟乎,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曆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陳毅還經常進行自我批評,而且態度非常誠懇。紅軍初創時期,他與毛澤東有過分歧,對此,他曾多次作自我批評。聽得多了,有的同誌不解地問他:“紅四軍那時的事,你為什麼檢討個沒完?”他說:“那可是刻骨銘心的事!當時我年輕幼稚,沒有認識到毛主席的正確偉大,說錯了話,舉錯了手。後來的革命實踐證明,黨和軍隊離不開毛主席,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靠毛主席英明領導才取得的。如果當時我沒有執行中央指示把毛主席請回紅四軍,那中國革命不知還要走多少彎路,不知何日才能成功。我陳毅豈不成了千古罪人!這種錯誤不能重犯。所以我要經常想,經常講,既告誡自己,也教育大家。”
陳毅的一生,處處嚴於律己,光明磊落,是一位在個人利益、名譽地位麵前不伸手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