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出生在紹興城裏一個封建家庭。他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很早就開始讀書。在家讀書時,常常聽到窗外傳來這樣的聲音:——屹嚓屹嚓,×……×……嗬——磨剪刀嗬。
聲調很好聽。“屹嚓屹嚓”是磨刀擔子前麵的鐵板敲擊聲,好像前奏曲,接著就是磨刀師傅抑揚高亢的喊聲。前一個“嗬”字拖得長長的,後一個“嗬”剛一出口就趕快煞住。隻是中間的“×……×……嗬”,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小魯迅請教過許多磨刀師傅,有的說:“是這樣叫的嘛!師傅就是這麼教的!”有的說:“我們世世代代都是這麼叫的,習慣了。”
魯迅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但他從小就有這麼個倔脾氣:對什麼事情都要追根究底。終於有一天,他從一位白胡子老磨刀匠那兒得到了答案:“是這樣的——‘磨鏡嗬——磨剪刀嗬’!”磨鏡?魯迅感到很奇怪。他正要再問,老人卻挑起擔子吆喝著走了。魯迅迷惑不解地回到家裏,想啊想啊,他恍然大悟了:原來老師傅們這一行,在很早的時候,不僅磨剪刀,而且還磨鏡呢!古代沒有玻璃,鏡子是銅做的。家家戶戶的鏡子都要經常磨。所以“磨剪刀”這一行,是既磨鏡又磨剪刀的。後來鏡雖不磨了,但磨刀師傅的喊聲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
後來,他到三味書屋上學,一天早晨,他因幫母親做事上課遲到了,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很懊悔,就在書桌右下角刻了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用來告誡自己要早到。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過。他還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簽,上麵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整的小楷字。因此,他讀過的書不但能背,而且能默寫、能講。有一次對對子,老師出了“獨角獸”,魯迅根據學過的《爾雅》,對了個“比目魚”。又有一次,老師出了“陷獸入阱中”。魯迅根據《尚書》裏“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對了個“放牛歸林野”。魯迅不但學習認真,還非常愛讀課外書。很小的時候就閱讀了《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繡像小說,看野史筆記,有些書自己沒有,就借來一字字抄下來。這樣,他終於成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